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
智能监测,实时守护
  家住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竹荫里社区的杜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随着年纪渐长,患上了类风湿、腰间盘突出的毛病,再加上视力不好,给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2023年夏天,社区为她装上了雷达智能看护系统,虽然只使用了半年,还真派上了用场。
  案例:做饭忘记关火系统及时报警
  “我今年周岁84了,以前身体还好的时候,很喜欢唱歌,但是现在几乎出不了门。”上世纪90年代,杜奶奶因工作从青海来到合肥,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如今说话还有着浓浓的乡音。
  “儿子和女儿都不在身边,所奶 以这么多年我都是一个人生活。”杜奶告诉记者,在病痛的折磨下,她的腿部有些变形,行动不太方便,最近几年摔了很多次,“邻居和朋友们都喊我‘摔跤大王’。”
  “我2017年、2020年、2023年都摔过,特别是2023年连着摔了两次。”杜奶奶还记得,一次她半夜起床如厕,站起来之后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就跌倒在地,等她醒来的时候,发现手机正好放在她身边的小台子上,就赶紧给竹荫里社区的负责人打了电话。现在想起来,杜奶奶还有一些后怕,“如果当时手机不在我旁边,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为了让杜奶奶这样的空巢老人能够更安心地生活,2023年夏天,竹荫里社区为杜奶奶安装了雷达智能看护系统。
  “我眼睛不太好,平时在家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像做饭的话,基本上都是水煮,比如煮蔬菜、煮面条。”杜奶奶说,就在上周,她煮菜时忘记关火,结果菜烧煳了,“当时家里的系统就报警了,还挺及时的。”多年来,社区和左邻右舍对她的照顾和关爱,她都记在心里,“逢年过节的时候,社区都会组织大学生、中学生、志愿者来看我,给我贴对联、送菜,前阵子合肥大雪,社区又为我送来了菜和面条、方便面等,一直到现在都没吃完。”
   展望:越来越多的家庭将享“智慧化”
  “考虑到她是高龄空巢老人、身患重病,且子女远在上海,为了更好地照顾她,2023年7月,我们在她家中安装了这套系统。”竹荫里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该设备依据的是雷达监测原理,当人体重心下移且离地面距离小于10厘米,在时长达到30秒的情况下,雷达就会进行摔倒报警,“去年8月份时,设备就发出了杜奶奶摔倒的预警提醒。”
  据了解,这套雷达智能看护系统包括一键紧急呼叫、厨房烟感、卫生间水浸感应、燃气报警装置、门磁感应、红外移动监测、智能监护床带、雷达跌倒报警器、定位腕表等。依托智慧化数字平台,从“医”“食”“住”“行”四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可实现对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监测、居家安全等实时化动态管理。
  “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随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养老服务成为急需推进的领域。”该负责人表示,智慧养老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可以降低养老服务的成本,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继在杜奶奶家中安装雷达智能看护系统之后,今年,该社区计划为辖区内的20户家庭根据户型安装8-10类智慧化产品,涉及计生失独家庭、高龄空巢老人、残疾人家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