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合肥市蜀山区组织人员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资料图)
1月18日,合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圆满落幕。为期四天的会议中,政协委员们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大会发言,也通过一份份提案对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其中很多提案关注民生,呼吁政府部门解决百姓身边的“民生问题”。
优化西二环辅道上长江西路高架
为缓解长江西路高架交通压力,2023年开始,交警部门在早高峰期间,对西二环由南向北辅道左转弯拟驶上长江西路高架车辆,由部分限行改为全部限行,左转弯4排车道全部驶入桥下2排车道。
合肥市政协委员顾晓惠说,上长江西路高架西行车辆只能在桥下道路行驶,须途径科学大道、天都路、天柱路、香樟大道、玉兰大道等主要道口后,方可在山湖路附近并入长江西路主道行驶,导致早高峰期间高架下由东向西约5公里路段拥堵严重。
为此,顾晓惠建议,如果必须限行,建议对限行路段分时分段进行分流管控。例如:可每周一三五限行,其余日期放行;或者早七点至八点限行,其余时间放行,“这样群众可根据限行日期或时段,提前调整出行时间或通勤路线。”
建议在公交站牌附近设减速标志 合肥市政协委员丁红长期观察发现,合肥市区里很多电瓶车在经过公交站牌时不减速,存在安全隐患。为此,丁红建议交警部门可以在接近公交站牌的非机动车道旁醒目位置,悬挂交通标志“慢”字,提示非机动车驾驶人快到公交站牌时减速慢行,减少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丁红还建议,交警部门在离公交站牌五米左右的非机动车道上设置减速带。“交通标志与减速带二者结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的发生。”
修建淮南北路高架提高通行效率 合肥市政协委员杨善春表示,随着长丰县近几年快速发展,合肥市区向北的车流量明显增加,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南北走向的阜阳路高架、蒙城北路、淮南北路车流量大,上下班高峰潮汐易出现拥堵,影响城北居民出行效率。”
杨善春认为,阜阳路高架已无优化空间,即将开通运营的地铁8号线可缓解蒙城北路拥堵,“淮南北路作为合肥市区到北部的重要交通干线,是优化和提升北部地区的唯一路线。”为此,杨善春建议,在淮南北路规划修建高架,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优化城市路网布局。
合肥火车站北广场增设扶手电梯 目前,合肥火车站南广场设施配置基本齐全,地铁1号线、3号线在此换乘,公交、出租车、地铁口通道、私家车停车场等一应俱全,乘客出行非常方便。但是,合肥市政协委员杨善春看到,从火车站出来通过地下通道前往北广场不是很方便,特别是从地下通道上地面没有电梯,且楼梯太长,乘客出行很不方便,尤其是携带大量行李、推婴儿车等旅客。
杨善春建议,在北广场地下通道出入口增设一组上下扶手电梯,“小投入,大收益,对群众满意度和城市形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建议全时段治理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生态杀手,虽然年年治理,但威胁仍在。每年10月底开花后,不少地方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黄色,非常显眼。“它们繁殖力极强,传播速度快。”合肥市政协委员方峥建议,要掌握生物特性,全时段开展治理。“3月萌芽生长,7月初植株通常高达1米以上,10月花期前认苗根除。”方峥表示,要防止一枝黄花的花粉传播,“比如用塑料袋套住花朵,然后连根铲除并焚烧,防止花粉飘散,不然适得其反。”
方峥认为,要指定技术人员,详细记载清除地点、面积、程度等,以利于次年复查。“要开展防治效果检查,在来年春天做好复查工作,确保彻底拔除。”
科学岛路过长江西路绿灯时间短 合肥市政协委员戴劲松表示,长江西路与科学岛路交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大,“长江西路有12条机动车道,路中间有高架桥,桥墩易遮挡往来车辆驾驶员及行人视线。”
戴劲松调研发现,南北向绿灯时间只有25秒,每次绿灯一亮,行人立刻开始过马路,“健步如飞的年轻人很难在25秒内通过,小朋友和老年人更无法通过,只能停在高架桥下,等待下次绿灯。”戴劲松还发现,由北向南的行人与左拐弯车辆出现“人车争道”问题,“这是由于桥墩遮挡视线且相互看不到,车到人前难以避让。”
为此,戴劲松建议交警部门合理调整红绿灯时间,以方便老人、小孩安全通过马路。另外,由北向南可以先亮行人绿灯,再亮机动车左拐弯绿灯,控制时差、错开通行,尽量减免“人车争道”。
新安晚报 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项磊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