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老年大学群英舞蹈队展示学习成果。吴建平/摄
合肥蜀山区一养老助餐点。陈三虎/摄
合肥全民健身运动会门球比赛。范柏文/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发展银发经济,安徽一直在行动,在解决老年群体“急难愁盼”、培育潜力产业等方面做出诸多探索。
关键词:民生事业
助浴助餐提升老人幸福感
如今,各类居家助老服务已经成为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意见》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近年来,安徽不断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居家助老服务领域做出了诸多尝试。
家住庐阳区双岗街道高河埂社区的王奶奶已瘫痪在床20多年,去年11月,庐阳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公益慈善助浴行动试点,为王奶奶解决了秋冬季洗澡的大难题。今年1月,巢湖市一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凤凰长者之家,也在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率先推出标准化“上门助浴”服务项目,包括身体清洗、吹剪头发、修剪指甲、健康咨询等,目前已为近20名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免费“助浴”服务。
如果说“助浴”让特殊困难老人实现了洗澡自由,那么,“助餐”则让更多的老年人实现了吃饭自由。《意见》提出,要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支持各地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按规定对享受助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
在合肥市肥西县红堰村,吴启凤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取200元的助餐费,足够她解决25天的午餐问题。蚌埠市高新区鼎元学府外的老年食堂(社区红色大食堂)也对老年人日常就餐进行补贴,以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为例,按照政策每天可以享受一至三元的助餐补贴。像这样做好民生“食”事,让老年人群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
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去年11月,2023年“九九重阳”全国老年人门球系列赛(安徽·黄山站)暨长三角地区老年人门球交流活动在黄山市黄山区开赛,300名门球运动员尽情挥杆,在角逐竞技中释放生命的激情与活力。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意见》提出要丰富老年文体服务,组织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加强球类、棋牌等活动场地建设,支持体育场所错峰使用。安徽是人口大省、老龄大省,近年来,各地举行丰富的老年体育活动和赛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也引导广大老年群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外,《意见》还提出建设国家老年大学,推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如果说基层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让老同志们玩出了“精气神”和“年轻态”,那么,老年大学的建设则极大地丰富了老年朋友的精神文化“食粮”。
2023年秋季学期,合肥市老年大学共开设了8个系95个专业426个教学班,手机摄影、茶艺、插花、厨艺等课程非常受欢迎。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方华报名学习手机摄影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她不仅了解了摄影的构图技巧,还掌握了修图技术。去年年底,肥西县老年大学举办2023年老有所学成果展演活动,《花样太极功夫扇》《时装与旗袍秀》《舞韵瑜伽》等精彩节目生动展现了老年人多彩的晚年生活,也为我省的“老有所学”暖民心行动增光添彩。
关键词:产品供给
适老化改造瞄准实际需求
由于年事已高,家住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的袁奶奶愈发感到行动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街道第一时间为她申请了适老化改造项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要求在养老服务、文化和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标准化试点。在安徽,很多地区陆续开展适老化、智能化改造,精准地“匹配”特殊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
在滁州市琅琊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智慧养老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监测、智慧康养、医养康护等养老新模式;合肥包河区义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将经济困难老人、残疾老人、失能老人等群体纳入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满足各类群体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安庆市上线“享照护”“宜起养”等微信小程序,让更多老人及其子女线上便捷获取养老服务……
不仅如此,《意见》还在“扩大产品供给,提升质量水平”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
作为长三角的一员,我省于2022年8月发布《安徽省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强调着力提振“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产业做大做优,扩大老年用品有效供给,并提出力争打造3家以上省级康复辅助器具特色产业园,培育5家销售收入超5亿元、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打造10个以上面向长三角的康养基地,给部分地区带来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广德市拿出“竹乡画廊”最精华地段打造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先行区,吸引了不少长三角的老年人前来休闲旅游,仅2023年1至9月,就接待了来自长三角地区的康养旅游人群345.2万人次,同比增长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