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10版
发布日期:
凤阳 “凤”舞潮头再展翅,砥砺前行无止境

凤阳大剧院。

凤阳奥体中心。邱传斌/摄

洪武公园。

进洪闸雄姿。 

  光阴荏苒,见证了凤阳县砥砺前行的坚实步伐;岁月如梭,诉说着日新月异的辉煌变革。2023年,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凤阳县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2023年凤阳县经济增长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在三季度经济运行“赛马”评议中居首位,位列“2023赛迪中部百强县”第74位。
   稳中求进 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凤阳县,以实干之姿,坚定实施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三次产业齐头并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经济增长基本盘。
  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凤阳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在落实有效投资上全面加力,推动重大项目提速提效。6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37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临淮关跨淮河大桥主桥主塔封顶,50亿元正泰一期174天建成投产,刷新重大项目建设“凤阳速度”。全年纳入省集中开工项目47个、省重点项目193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资金44.6亿元,完成投资156亿元,重大项目数量体量均居全市前列。
  招商引资精准发力,凤阳县抢时间、拼速度。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紧盯“中字头、国字号、500强”,用活“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虎口夺食”抢项目。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66个、总投资663.6亿元,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6个、居全市第1,六大产业链实现5亿元以上项目全覆盖。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凤阳县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激发创新动能。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4家,总量达122家。圆满完成“两清零”行动,全社会研发费用、研发强度分别增长83%、73%,增速均居全市前列。新增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研发中心各5家、重点实验室和众创空间各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7家。硅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成功签约,上海交大“人才飞地”顺利启用,丁文江院士工作站正式获批。
   三产融合 产业升级引领新篇章
  凤阳县通过创新融合一、二、三产业,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旅游为亮点的发展格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严格保护耕地,恢复1.42万亩耕地,增加高标准农田13.4万亩,提升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至223.2万亩和85.9万吨。农业技术普及,良种覆盖率高,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92.5%。农业产业化加速,新签约5个绿色食品产业项目,总投资35.3亿。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15个农产品获“两品一标”认证,4个产品被评为“皖美农品”品牌,小岗村获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皖东牛存栏突破1000头,肉牛饲养量3.6万头、领先全市。
  稳固农业基础,工业发展助力富民强县。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7家,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增速30%以上。硅基新材料、光伏玻璃等产业壮大,福莱特成为百亿产值企业,上榜省民企制造业百强。新培育战新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鑫民玻璃上市“新三板”。完成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和工业设计中心,发展民营经济考核居全省前列。
  凤阳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文旅产业与商业发展相得益彰,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创新高。明中都皇故城通过4A级评价,新增限上商贸主体,电商交易额增长。
  品质至上 城乡融合绘就新蓝图
  凤阳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活更城市化,农民更幸福。该县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愿望,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高质量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城乡变化传递“人民至上”的温度,体现品质优先的态度。
  以人民满意为目标,投入36.7亿实施城市更新项目,完善城市功能。完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新改扩建水气管网,交付安置和商品房小区,棚改2806套。全域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率达100%。新增城市绿地,通过国家级园林城市初验。乡村小路平整宽敞,农家院干净整洁,路旁花木盛开,村庄环境优美,与“和美乡村”建设相得益彰。
  实施“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完工和美乡村“111”工程。治理农村黑臭水体、完成农村污水治理任务,提高秸秆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新建农村道路、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5G网络覆盖延伸,小岗村入选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花园湖进洪闸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凤阳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刘府河、濠河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源地保持Ⅲ类以上。完成6处矿山修复,创建6个省级森林村庄,单位GDP能耗下降3.6%。
  积极进取 改革开放释放新动能
  凤阳县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聚焦“六破六立”,落实“五大”要求。大兴调查研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提升服务能力和穿透力。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以改革创新探新路、解难题、增活力,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力深化改革,实施82项年度改革任务。小岗村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全县盘活宅基地17.6万平方米,新改造“小田变大田”万亩。出台《林业碳汇权证管理办法》,如意河成为省级幸福河湖。凤阳经开区亩均效益领跑,入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亩均效益名单,获评全省新材料产业十强园区。
  扩大开放视野,赴沪苏浙考察学习,并组织长三角体悟实训。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3个,总投资359.1亿元,并入选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新增2个省级绿色农产品基地,举办绿色食品加工业和小岗大会。深化互通共享,明巢高速通车,公立医院与上海、南京医院建立医联体,新增长三角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事项29项。
  优化环境方面,政企恳谈会解决企业诉求756个,81项政务服务事项材料免提交,率先实行政务服务“上门办”。兑现惠企资金4392万元,减税退费27.9亿元,助企融资44.8亿元。用时68天建成正泰一期110KV供电专线。全县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万户。
   用心为民 民生为本点亮新生活
  凤阳县以人民为中心,补齐民生短板,提高群众幸福感。2023年,该县推动“暖民心”行动超序时完成,新增车位6604个、幼儿托位705个、文明菜市11处、老年助餐点24处。民生投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7%。
  省市交办“民声呼应”问题办结率达100%,解决群众诉求184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投入衔接资金1.68亿元,完成项目44个。城乡困难群众基本保障水平逐年提升,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获评第六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3年,该县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建设多所学校,入选全国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试验区。打造智慧医疗体系,临淮关镇卫生院获评省示范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使用。举办“送戏下乡”等文化活动1500余场,承办第九届中国农民歌会四季“村晚”等大型活动。
  平安建设方面,该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乡镇(街道)法治建设议事机构全覆盖,创成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持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单次押返境外涉诈人员32名。获评省平安建设优秀县。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目标已明确,唯有实干才能铸就辉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篇章已经开启,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孕育。凤阳县正以坚定的步伐、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叶素健通讯员金赵辉(照片除署名外由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