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与一座城的纠缠
□苗秀侠

卞世鹏/摄

王从启/摄 

  年纪到了,喜欢忆旧,时不时去某个街区走走,捡拾点遗落的时光碎屑,装进口袋里。那些遁去的日子,就像腕上的珠串,盘一盘,就能盘出日月星辰的光亮。此刻,我就想盘盘合肥这座城,盘盘与这座城经年的纠缠。
  相看两欢喜
  工作和居所都在老城区,便有了更多机会,穿行在老城区的古巷老街之间,目睹城市的变化,感受老城区别样意蕴,聆听地下铁如龙般的轰响和地上车流骏马似的跃动。老城区仿佛在做局部瘦身,又于细微之处,雕画出应有的诗情画意。行走在带着鲜明文化符号的老街区,感知越发俊朗的城市活力,就不觉自己正在老去。
  老去的是年华,不老的是优雅。
  在城市不断扩大外延的时候,老城区于瞬息万变之中,葆有不变的情怀和初心,宛如端丽大方的名门闺秀,坐自家庭院,看满树桂花喷香,观一池清水鱼跃,于院中优雅读书弹琴,煮茶烹茗,不去追捧院外的热闹。倒是惹得院外的人,觊觎着院里的美人花朵,想念这独一无二的幽静。
  合肥的老城区,便给我这般感觉。这个曾经被称为异乡的城池,早已成为我终老之地,成为亲似故乡之所。二十多年的光阴,与一座城市发生了难舍纠缠,便有了彼此相看两欢喜的格局。
  上班的地方离居所有些距离,是从蜀山区到包河区的距离,因此,上下班要跨过数个街区。这些街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代表着一座城市的变迁;赏心悦目的街景,把眼睛养护得清亮妩媚,也把心养护得水嫩光润,让人忘却岁月流逝带来的伤感。
  中午时分,偶尔会在办公室打个盹儿,大多时候,喜欢到办公楼后面的包河公园走走。这座公园相当著名,不仅合肥人知道她,合肥之外的人,来合肥了,也必定到此拜谒一番,看一看公园里的碧荷青柳,走一走包河的玉带拱桥,临水观鱼,绿丛寻花,再去清波潆洄的浮庄扶栏远眺,欣赏江南园林风格的亭台楼榭,可谓心旷神怡,感觉倍儿爽。毫不夸张地说,在这样的地方上班,包公园就像自家的后花园。纠缠于自家花园春的喧闹、夏的婀娜、秋的斑斓、冬的清俊里,是这座城最大的赏赐啊。
  有时,也会去桐城路桥上站一站,与一场爱情作片刻“纠缠”。这座原名叫赤阑的桥,曾经记录了南宋时期布衣词人姜夔,和柳氏姐妹之间的爱情。江西籍的年轻学子,在兵荒马乱年代,流落合肥,与合肥城南的一对柳氏卖唱姐妹,一见钟情,倾心相爱。两姐妹一个弹琵琶,一个弹古筝,皆聪慧美丽,妖娆多姿。姜夔在词中称她们身材“燕燕轻盈”,说话“莺莺娇软”。在环城河中泛舟时,姐妹俩怀抱乐器,弹唱姜夔的诗词,实在美不胜收。人生终归有别离,大才子姜夔还是离开了合肥,但他一生的挚爱和魂牵梦萦,却留在这赤阑桥畔了。那句“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是姜夔对赤阑桥边佳丽的真情表白。
  徒步走环城
  N年前,初来乍到合肥时,租住在蒙城路桥以北的绿波廊,正是这诗意名字让我第一时间选定在此安居。果然不负我心。环城北路的花香鸟鸣密树盛草,是傍晚散步的最佳之处。临水观影,倚树抒怀,拈花痴笑,成就了那段不可复制的小情绪。有人说,合肥的环城路,从空中俯瞰,宛若一圈翡翠项链。虽然不能空中看合肥,但顺着九公里的环城路行走,感受翡翠般的浓浓绿意,那份惬意无以言表。因此,双休日走环城,是居住绿波廊那段时光里,一直的坚持。环城路不时有令人惊艳的景点呈现,沿途的包河景区、银河景区、环西景区、环北景区和环东景区,串起了著名的逍遥津、黑池坝、琥珀潭、雨花塘、包河公园、赤阑桥、九狮桥等,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繁花翠树与碧水清池,让环城路的行走与众不同。每回甩着胳膊徒步,都有满心的欢喜和收获。甚至,边走边唱。那真是一段与此城最诗情画意的纠缠啊。在这种无休无止的纠缠中,最后的那点野心、野趣,甚或野蛮,都揉碎了撒在环城路上,让其与万物共生同长。
  万物生长,现世安稳,不知不觉间,自己也与环城路上的绿植融为了一体。
  只身醉城隍
  在泛着白菜色的后青春时代,很是享受城隍庙小商品市场带来的惬意。其时,上下班可以穿行城隍庙街区。那真是别有一番意韵在心头的街区啊。流连其间,你会觉得世界如此可爱,随处可见香暖玉润,花枝招展。居所的厨房用品,小厅的花隔,沙发的抱枕,阳台的晾衣架,书房的小饰物,差不多都是从城隍庙选购。实惠又简洁,是属于年轻且经济不太富足时的选择。当然还有服饰。曾经偏爱的牛仔衣,全部来自城隍庙。那个经营牛仔服的姑娘,长相喜气,顾客可以试穿到把自己累倒,无论生意成否,她都笑得一脸欢欣。她给自己营造了欢喜场,人气就旺了,生意哪里会不好呢。
  那时是不给自己做饭的,小吃店是每天的必选。从蒙城路桥北到上班的宿州路,骑着自行车穿行,沿途看上眼的小吃店,差不多都吃个遍了。最喜欢的还是城隍庙附近的羊肉汤馆。吃着烧饼喝着羊肉汤长大的皖北人,最爱的就是这口鲜汤,这焦黄酥香的烧饼。中午下班时分,在此吃上一碗羊肉汤,两只油酥烧饼,人生便是圆满。有时加班,过了中饭点,羊肉汤就没得吃了——店家很珍惜自家美味,烧饼的配置和香汤一致,汤没了,烧饼也没了,就收工回家了。有一回逛城隍庙夜市,看到店老板夫妻也在溜达,男的给女的买了件毛领短袄,两人挽手而行,彼此依偎,恩恩爱爱,叫人联想到永恒的热词“爱情”,心内感慨万端。
  香汤,美食,爱情,可人小商品,为我只身醉城隍找到合适理由。那段时间,我把自己养得身宽体胖,忘了今夕何夕。
  絮叨至此,陈年往事已经沸腾澎湃,将我淹没。2023年末,便情不自禁地要再次走进“新版”城隍庙。她已于几年前重修后开张,而我,因各类忙碌,重修后居然没再来过。
  周六,怀着与旧人相会的怦然心动,坐着地下铁,从城西乘兴而来。新修后的城隍庙果然与之前大不相同,添加了不少传统文化元素,使城隍庙显出了深厚和雍容。蜜糖色的仿古匾额、廊柱,灰白色飞檐翘角的马头墙,老字号的美食铺面,老地名、新民宿、小资情调的咖啡馆,古意与现代相融,纪实和写意互衬,城隍庙具备了其他商业街区所没有的独特优势。
  修复一新的城隍庙小商品街区,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营造出春节前的团团喜庆。两边的店铺仍像当年一样招展,专营围巾的店铺,各式围巾挂满墙壁,五彩缤纷,飘逸出别样风情;小饰品店铺商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顾此失彼。这时候,我听到四周响起窸窣之声。那是隐蔽在丝巾飘扬摇曳里、店铺门扉旋转间、廊柱明暗幽静中的那年青春,訇然而出,与当下的我劈面相逢。那曾经的朴素或奢华,惶惑或坦荡,疑虑或果敢,沮丧或昂扬,勇猛或天真,一起将我捉住,把我灌醉。我深深地思念那带着时光碎屑滔滔流走的后青春时光,我抚摸着我走过的每一个足迹,我感恩着万千变化里不变的真情。
  在城隍庙商业街区走个来回,在新时光里和旧物什尽情纠缠了一番,买了几样小饰品,就要给忠实的胃囊寻找一个交代。不用说,第一时间想到了那家羊肉汤馆。但是,那两位带着甜蜜爱情的皖北伉俪,早已退离此城,回归故乡。或许,大片的田野和青麦,干净的小河和村庄,更适合盛放爱情吧。
  上到二楼一家餐馆,要了一只小火锅。热嘟嘟的香气飘散开来。透过窗子,看人间烟火如潮,念前尘往事似梦,品锅内美食若饴,人生何所欲何所求也!
  吃足喝饱,出了城隍庙大门,快步朝南,到长江路,去找我的地下铁,回程。
  坐进地下铁,感受地心的轰隆有声。不由想到若干年来与江南皖北几个地方的纠缠,与眼下这座城的纠缠。其实,人生何其短也,一生当中,也只是那么几段纠缠而已。或短或长,或苦辣或酸辛,或坚硬或绵柔,都是盘在我们命里的榫子,环环相扣,不休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