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环境变宜居 民风更淳朴
记者跟随驻村干部感受乡村振兴新画面
  本报讯 朱夫俊和张峰都是阜南县人民医院职工,他们驻点村阜南县段郢乡汪寺庙村曾经是全县1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村集体收入一度为零;现如今该村群众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2023年已达61万元,成为阜阳市中心村建设一类村。小乡村大变化的秘诀是什么?
  2024年1月28日是星期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跟随两名驻村干部走访该村,感受这里的乡村振兴新画面。
  进村第一站是安徽丽彬服装有限公司,这个厂主要生产睡衣等居家用品,通过电商销售到全国各地,每天要发送快递5000多件,最忙碌的时候每天能发送10000件货。厂长田径介绍说:“我们租用的是村里的就业车间,工人都是当地群众,我们需要工人、村里就安排专人帮我们招工,他们对待我们就像自己人一样,真的非常感谢!”
  阜南县人民医院派驻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朱夫俊对田径说:“我们对你们的要求是安全生产、守法经营、不能拖欠乡亲们工资!其他需要我们做服务的,我们肯定会做好!”
  汪寺庙村卫生室功能齐全,基础的医疗设备齐备,完全不像一个村级卫生室的样子。村民张敏说:“现如今看病真方便,小病不出村,万一有个急病大病,只要打个电话,救护车就能开到家门口”。
  冬日的暖阳下,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有的在游戏、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打篮球,小小的村庄里,热闹非凡。13岁的汪博文正在打篮球,他目前在段郢乡中心校读书。他说家乡如今越来越美了,居住更舒服了,而且家家用上自来水。乡亲们不仅盖起了楼房,而且也爱上了健身和广场舞。
  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张峰介绍说,他从2017年就开始结对帮扶汪寺庙村群众,2021年开始驻村帮扶。驻村帮扶以来,他建议汪寺庙村两委注意发掘身边的好人事迹、树立可感可亲的身边好人形象,让乡亲们知好人、学好人、做好人。
  在村文化广场上,记者看到两块醒目的“好人榜”,榜上公布的是村里的好人事迹。上榜的不仅有多年如一日照顾植物人妻子的好丈夫,也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的好青年。村民王丽说,自村里开展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评选以来,风气明显改善,左邻右舍也更友好和谐了。
  朱夫俊介绍说,从2017年阜南县人民医院就开始派驻工作队来汪寺庙村,目前已经派驻了两任,驻村工作队员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已经成为当地乡亲们的主心骨和知心人。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张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