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2版
发布日期:
检察监督破解盲道之“忙”
  本报讯 无障碍环境设施建设,往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情冷暖。但如今,一些路段上的盲道要么被行道树、坑洼地拦腰“截”断,要么被占道经营或占用停车,盲道上的“陷阱”为视障人士带来不少麻烦。近日,淮南市八公山区检察院立足辖区城市建设实际,积极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依法督促有关部门规范有效履职,破解盲道之“忙”。
  “我们对全区主要路段盲道设施进行排查,发现区内有部分路段的盲道被经营摊位和乱停车辆占用、设计不合理等问题。”为加强对占用盲道行为的规范整治,八公山区检察院检察干警与志愿者一起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明显,给视觉障碍特殊群体出行造成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因此,该院联合辖区城管大队,对私自挖掘占用盲道施工,店外经营、乱堆物料及停放自行车占用盲道等违法行为开展执法整治,通过日常巡查整治和错峰专项整治相结合,全天候、全覆盖强化占用盲道整治力度。
  为破解盲道之“忙”,八公山区检察院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志愿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担任听证员,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参会。听证会上,检察官通报了辖区部分盲道建设不规范、被占用等情况,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不规范的无障碍设施按标准进行整改建言献策,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通过听证,厘清责任主体,检察机关依法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盲道被占用等违法情形进行整改,切实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全通畅出行。
  该院还以盲道建设维护为切入点,积极打造“八公畅晚”工作品牌,推动形成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共同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维护工作机制,提升社会各界对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问题的重视程度,打好跟进监督的持久战,切实守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通过专项行动,八公山城区多个缘石坡道破损处已经修复,部分不规范盲道完成改建,非法占用盲道等问题得到及时清理,全区无障碍出行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力保障了残疾人群体无“碍”的绿色通道。王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