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2月19日头版头条报道 2月18日,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聚焦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民营企业家成为主角,100家优秀民营企业、10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受通报表扬。
安徽省委、省政府2023年印发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8”条,提出“3个70%”要素保障机制,即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其中政府性引导基金投向民营企业的占比在70%左右;保障用地需求,统筹全省新增建设用地、存量建设用地支持的民间投资项目比重在70%左右;保障能耗需求,全省每年新增能耗支持的民间投资项目占全部项目比重在70%左右。
同时,自2023年8月起,安徽定期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听取他们的诉求、心声,征求他们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针对企业反映的困难,能够现场解决的,明确方案;解决不了的,确定牵头部门,规定反馈和解决时间。
安徽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民营经济,也吸引了徽商回归。2023年,全省亿元以上在建徽商回归项目581个,徽商投资额190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41.5亿元,同比增长10.3%,民营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年,安徽着力打造“首位产业”,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指导意见、产业集群发展条例,加快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提升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汽车产量249.1万辆、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
2023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