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被烟呛醒,独自摸黑逃生
南京“2·23”火灾事故伤者回忆惊魂一刻 专家称“烟囱效应”导致大火快速蔓延

2月24日,着火楼栋的旁边楼栋一楼架空层停放大量电动车。


事发楼栋外墙被熏黑,部分外窗被烧毁。


   记者沿着天井向上望去,发现天井是直通楼顶。 

  近日,南京市明尚西苑6栋2单元火灾事故致15人遇难引发关注。本报记者事发当日即赶赴事故现场,听居民讲述家人逃生过程、探访火灾现场……2月24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雨花台区“2·23”火灾事故有关情况。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1 居民讲述家人逃生过程 从楼顶翻到隔壁单元逃生
  2月24日凌晨,南京市召开新闻2发布会,通报雨花台区“·23”火灾事故有关情况。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电动自行车停放处起火引发,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
  本次事故现场明火于当日上午6时左右被扑灭,现场搜救工作于下午2时全部结束。截至23日24时,事故共造成15人遇难,44人在院治疗,其中,1人危重,人重症,42人伤情较轻,所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2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西善桥街道西柿路的明尚西苑小区。在事发6栋楼下,停放着消防车辆,入口处已经拉起警戒线,多名消防人员出入现场。
  在现场,记者看到事发楼栋为高层小区,共有10多层外墙受影响被熏黑,部分外窗被烧毁。一位住在事发楼栋的居民告诉记者,他家住在30多层,23日凌晨火灾发生时他不在家,等回来时已经是早上6点多,火灾发生后他的老婆和儿子在家把门打开从楼顶翻到隔壁1单元,随后逃生。据介绍,火灾发生后,他家里都被烟熏黑,相关部门当时给他们安排宾馆居住。
  记者在该小区走访看到,事发楼栋楼下还停放着多辆电动车。随后,记者探访隔壁两个楼栋发现,一楼架空层有电动车在充电,墙壁上张贴着严防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的宣传牌。
  2 对话获救伤者 摸黑逃生,家里窗户玻璃炸裂
  2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对话采访多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伤者,他们向记者回忆了事发逃生一刻并介绍了目前身体情况。
  这次火灾的伤者胡芳(化名)正在她嫂子的照顾下躺在病床上休息,胡芳告诉记者,她住在明尚西苑小区6栋二单元12层,和老伴两个人搬到这个小区居住已经七八年了。
  “当时我在睡觉都不知道什么情况,突然被烟给呛醒。”胡芳向记者回忆,惊醒后她朝窗外望去,“楼下都是消防车,那个火焰红红的,浓烟直往房子里冲。”
  胡芳说,家里都是浓烟,黑乎乎的,她随手拿了床边的口罩穿着拖鞋就开始往门外跑去,当时都没来得及将衣服披上。
  “下床发现灭火的水已经把家里淹了,水没过脚脖子,我踩着水往门外跑。”胡芳告诉记者,当时她腿都吓软了,扶着栏杆一路从楼梯往下跑,“一点劲儿都没,感觉自己要瘫倒了。”
  据胡芳介绍,她老伴当晚有事在外面,火灾发生时只有她一人在家,“他要在家肯定就逃不出来了,他的房间小,烟就是从他房间往门外(蔓延),浓烟直往上冒,他房间的玻璃都炸裂了,玻璃碎片都往下掉。”
  “当时烟很大,我们把毛巾打湿捂住鼻子,摸着安全通道走出来的。”在南京市第一医院住院的明尚西苑小区6栋居民孙女士也向记者回忆称,火灾发生时她正在睡觉,是她老公把她喊醒。
  孙女士说,随后两人一起从8层沿着安全通道下楼,此时外面的火已经烧起来,“消防救援人员看到我们的时候让我们快跑。”
  据孙女士介绍,由于下楼及时,这次火灾她没有烧伤,只是吸入了一些浓烟,目前正在医院进行治疗,同病房的居民和她一样也没有烧伤。
  2月24日,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2会,通报雨花台区“·23”火灾事故有关情况。雨花台区明尚西苑发生火灾后,南京市急救中心凌晨4时50分派出9辆救护车赶赴现场,全天共出动32辆次,将伤者送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明基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
  3 失火小区业主 小区人口密度大,停车位无法满足需求
  2月24日下午,记者进入到明尚西苑小区六栋一单元内,注意到此时一单元的架空层仍有许多电瓶车在停放充电,地面上的消防救援积水还没有排干。
  住在一单元低楼层的一边户业主告诉记者,他们这边的住户离二单元最近,“当时有听到外面在敲门,楼下也有人在喊救命,有抱着小孩坐在地上哭,说家里有人还没有下来。”不过该业主家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只有阳台外的保护栏杆全被熏黑了。”该业主还向记者表示,“昨晚才出这么大一个事故,现在一单元下面的地方(架空层)还是停了这么多电动车,按讲吸取教训,现在就不应该让车子进去了,现在还在充电。”
  据该业主介绍,他们所住的一单元每层共有六户,而二单元是一层八户,面对如此密集的居住人口,小区所配备的电动车停放区完全不够用,“所以大家都把车子停到楼下的空场子(架空层),平时甚至还能看到有人用货梯把车推上来充电。”
  家住16层的刘英(化名)告诉记者,她家也有辆电动车,平时也停在一楼,“小区骑车的人太多了,都放在那,我不放那停哪呢?”刘英称,况且里面的充电桩也是物业安装的,充电也要扫码付费的,“也不是我们自己乱接线去充的。”
  记者了解到,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3亿多辆,全年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起,比2021年上升23.4%;其中,有3200多起都是由居住场所内蓄电池故障引发的,比前一年上升了17.3%。
  2021年正式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包括把电池带回家,并制定了相关处罚标准。 
  4 最新现场 部分架空层电动车被移走,但仍有电动车在充电
  2月25日,记者再次探访该小区发现,目前小区有楼栋一楼架空层部分电动车被移出至楼下空地。记者在明尚西苑小区走访时还发现,该小区楼栋一楼架空层内联通建筑内部天井。
  在小区2栋,有居民向记者表示,此前该小区2栋架空层曾发生过火灾,现场依然能看到被熏黑的痕迹。而熏黑的位置也靠近建筑内部天井。记者沿着天井向上望去,发现天井直通楼顶。
  记者也注意到,目前2栋架空层依然有电动车在充电,在该楼栋架空层内有安装相应的消防灭火器,在架空层顶端也设有消防喷淋系统,不过两位居民则表示,“火势一起来,这些东西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记者注意到,着火楼栋对面是3栋,上午10点多,3栋一楼架空层的大量电动车已经被移出至外面的空地上,此时有居民在寻找自己的电动车。有居民告诉记者,电动车并非他们自己移出架空层,也不知道是被谁移出的。 
   5 专家分析 架空层联通建筑内部天井,形成烟囱效应
  这次火灾为什么造成这么严重的伤亡?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周广连向媒体表示,火灾发生在凌晨,很多人处于深睡眠状态,对外界的感知比较迟钝。
  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一层起火后,架空层直接联通了建筑内部的天井,形成烟囱效应,向上快速蔓延。
  “天井是厨房、卫生间里用于采光的窗户井,由于相对隐蔽,很多业主会堆放杂物,安装防盗栏。底部起火之后,每层楼堆放的杂物被点燃,就会向上迅速蔓延。”周广连介绍,此次火灾火点分散在多个部位,“底部起火之后,有烟囱效应拔风,烟囱壁上分布着多个可燃物聚集点位,引起局部猛烈燃烧。然后又通过窗户穿入到室内,引发了室内火灾。”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余康生孙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