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对2月9日至2月18日春节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了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监测发现,2024年春节假期,消费者吐槽主要集中于交通出行、景区旅游、文化娱乐、消费服务等方面,其中包括“三亚返程难”等。
其中,有关“交通出行”的负面信息,占吐槽类信息的30.28%,日均4.1万条,峰值出现在返程高峰时段。春节假期出行需求增长,火车票、机票供需失衡,价格波动明显。海南三亚因地理、天气等原因,“返程难”引发热议。例如,在春节长假即将结束时,“三亚返程机票暴涨到十万”这一话题,让大众的视线从“尔滨”回到了三亚。“年前飞过来机票一千多块,年后想回家起步一万块”,“超8万游客滞留,每天‘被迫’高消费”“天价机票”话题引发了网民对三亚的热议,越来越多的人吐槽“三亚返程难”问题。
有关“景区旅游”负面信息占吐槽类信息的26.06%。年初三前后各地迎来出游量最高峰,景区出现导游司机严重违规、安全卫生意识缺失、运力不足等情况。其中,“傅园慧称包车被勒索”等事件引发公众广泛讨论。而一家五口云南旅游,因未购买5万元的手镯而与导游产生纠纷提前结束行程一事,也备受关注。
在“文化娱乐”方面,假期前三天观影、线下民俗活动、烟花燃放等公众吐槽较为频繁。例如,有消费者发现,购买的1万响鞭炮,其实仅有3641响。
“消费服务”方面,节假日的涨价、强制消费等行为频频招致网民吐槽。其中,年夜饭按“套”卖让消费者叫苦不迭,美甲店收取“过年费”引发网民热议。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应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确保在类似春节等高峰期能够及时调整和调度资源,以缓解供需矛盾带来的诸多压力。同时,切实打击重点消费场所欺客宰客、强制消费、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肃清“顽疾”。对旅行社、导游、司机、商户、酒店等重点服务群体开展针对性培训,督促其坚守诚信底线。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