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3月1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一步增加。
2023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比上年增加108.11万人,增长2.32%。
2023年,全国普通、职业本专科共招生1042.22万人,比上年增长2.73%。全国共招收研究生130.17万人,比上年增长4.76%。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74所,比上年增加61所。全国共有高等教育专任教师207.49万人,比上年增加9.71万人,增长4.91%。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教育部有哪些举措?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表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他指出,近年来,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规模和占比不断提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水平人才支撑。
此外,要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结构。郭鹏表示,从学位类型看,坚持推进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发展,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202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已经接近60%。
从学科结构看,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加大STEM人才培养力度,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023年,理工农医类的硕士招生规模占比60%,博士招生规模占比超过80%。
同时,还要持续加强关键领域战略科技人才储备。加大基础学科和国家关键急需领域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深化科教融汇,支持高水平高校与科研机构加强有组织人才培养和科技攻关,在重大科研任务中培养创新人才,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高东锋表示,下一步,将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解决“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的问题提供人才保障。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中新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