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没有联系的大学室友突然联系我,问我是否还保留着大学导师的联系方式。出于好奇,我忍不住问道:“你找老师有什么事?工作上遇见难题了?”“不,我想问下老师,大学的成绩单和学分绩点要怎么补打。”得知她准备出国读研时,我一边惊叹,一边羡慕。她是来自云南小乡村的孩子,靠助学金读完了大学。毕业后,她在北京闯荡了8年,也辗转了多家头部网络公司,丰富的履历让我羡慕。如今,她要去英国体验另一种人生。
那是我曾经想要的生活,只是拿到英国杜伦大学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放弃了,选择回家乡帮助父母经商。如今,32岁的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开始了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当年那个意气风发,宣誓着要事业、晚结婚的我,早已没有了痕迹。看到朋友圈里,好友们度假、潜水、到处飞,一个个职场精英的装扮,我也彻彻底底地羡慕。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好的?一次,子路与孔子出行迷路后,子路被一位老者收留,体会了与世无争、悠然自得的生活。聆听老者冲淡平和的话语,目睹着老者怡然自得的面容,子路觉得这无疑是一种美好的生活,甚至心生羡慕。但转而想到老师孔夫子的生活方式,不免得出另一种说辞:“与世隔绝固然快乐,但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在于保全一己之乐。因为生逢乱世,才需要甘冒艰险,去讲求大道。”
我虽放弃了继续深造的精英生活,但如今平淡的生活也很幸福。两个女儿是我的宝藏。每天下班回来,两个宝贝都会让我坐好,一个给我轻轻地捶背,一个小心翼翼地给我按腿。我老公一脸吃醋地坐在一旁看着,还时不时装柔弱地发出一声声呻吟:“我的背好痛呀,不知道有哪个小天使可以过来帮帮我。”他不走心的表演只换得两女儿无情的嘲笑:“爸爸,别演了,太假了。妈妈舒服了我们再帮你按吧。”我一把搂住她俩,一人一个吻。朋友精彩的生活我固然体会不到,我生活的幸福感或许也是她无法体会的。
可见,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追求,正如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也不必苛求他人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过一样的生活。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爱自己的生活,过好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