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本报讯 当前,随着AI繁荣发展的同时,需处理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对算力需求呈指数增长。尽管电子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能力越来越强,但由一个个电子开关执行基本逻辑运算的构成本质无法改变,并且集成密度受电子基本物理特性的制约,逐渐接近极限,面临功耗墙、速度墙阻碍,将越来越不能满足AI不断演进对算力的需求。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高级专家徐晋表示,要加快芯片光电融合设计发展。
  徐晋说,AI计算中包含大量的对算力要求高但算法较为简单的矩阵运算,可以利用光通过可调介质传输方式瞬间完成,且能量消耗几乎可忽略不计,现已有探索通过光电混合设计方式来实现AI计算,光计算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AI领域中对大数据处理的急切需求。
  2023年,牛津大学团队介绍了一种集成光子-电子硬件,可进行高维数据处理,满足AI任务不断升级的需求,能将并行计算能力提升数百至数千倍;清华大学开发的一款光电融合芯片,在复杂智能视觉任务中,算力达到目前高性能商用芯片的3000余倍,能效提升四百万倍。国际上,随着各大高校以及微软、IBM等产业巨头在光计算领域成果的发布,光计算技术的认可度逐步提升。
  但徐晋表示,这是一个全新的、前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
  线,提出发展决策建议。
  攻关。
  姚一鸣刘旸摄影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徐晋:
  要把芯片光电融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