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古树,就是保护自己的故土和精神家园。
◎古树是一个村庄的烙印和记忆,村人走到天边,都能凭着树影下的记忆找到家乡。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外界干预太多,适得其反。
历经沧桑惯看风云
山路狭窄,左右盘旋,葱茏而上,尽头,四面群山捧出块空地,这便是方山了。
方山是潜山市槎水镇的一个小村落,人烟稀少,满目苍翠,久藏深闺人未识。令方山远近闻名的,是屹立在路边的一棵古银杏树。
这棵古树高约40米,腰围壮硕,五条壮汉方能合抱。春时,千枝万叶随风披拂,一时村舍田园俱笼罩在古树的光影下了。经权威部门检测,古树树龄已有560年,属安徽省一级古树。
古树历尽沧桑,惯看风云,但能笑傲至今,却也经历了诸多险难。1970年代初,市农机站相中了这棵大树,准备用一辆拖拉机来换,那时山里田亩全靠人工耕种,拖拉机能解决许多困难,大队干部动了心。可等到农机站派人砍树那天,却看见方山男女老幼手挽手,肩并肩,左一层,右一层,硬生生将古树围了个风雨不透。
乡亲们说古树有神灵,能保佑大家世代平安,砍不得。古树有没有神灵,并无人见,可许多老人都说,他们夜里经过古树下,常常听见牛一样的闷哼声,声音是从古树树身发出的,响亮时甚至震得地面发颤。
此后,逃过一劫的古树似乎迫切地要以自己的方式来回报乡亲们,方山的孩子开始接二连三地考上大学,走出深山,而做生意的人也经常满载而归,古树的神奇越传越远。甚至许多人不顾山高路远,慕名来到古树边,只为抠下一块绿苔覆裹的树皮,回去煎水煨豚吃,并相信这样能治愈多年未愈的胃病。时至今日,古树根部仍有好大一块树皮没了踪影,只剩光秃秃的树干在阳光下闪着光。
时代的风云摧枯拉朽,富裕起来的方山人,已陆续搬到了山下的小别墅里,而抠树皮、挖树根的陋习业已绝迹。
保护古树,就是保护自己的故土和精神家园。于是远离方山的老人,哪怕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也还要不时回到古银杏旁,伸手摸摸古树那粗壮的身子,或靠在古树上,和它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享堂前的古银杏 金波村位于大别山南麓,槎水镇西部。金波三面环山,重峦叠嶂,素有世外小桃源之美誉。金波村的仰家享堂背依山岗,面临村寨,已历百年风雨。多年来,仰家长者皆把子孙开枝散叶、人丁兴旺的好势头,归功于享堂门左那棵古银杏的护佑。
这棵古银杏苍劲古朴,高约二十米,三人不能合抱,春来枝繁叶茂,遮云蔽日,传说为明武宗正德年间仰氏先人亲手所植。
2020年12月,此树挂牌为安徽省一级古树。何为一级古树?经林业部门权威检测,树龄达500年以上者,方可称之。
仰氏族人皆认为这棵银杏有灵气,它扎根享堂门首,屹立百年,为村庄和子孙带来了平安和吉祥。于是在2016年,经长者倡议,每户集资数百元,用水泥和河石为古树砌了一个圆坛,并将四下浇上水泥,方便来往行人在树底纳凉安歇、观赏风景。
长者很开心,毕竟五百年来,古银杏树下头回这般干净整洁。可不久后,市绿化办主任的一句话,却让他大吃一惊。
主任说树脚的圆坛,还有旁边的水泥地,必须尽早砸掉。见长者大惑不解,主任接着说:别看这棵古树长得高大,其实内部已在慢慢枯萎腐败了,再不救治,很快就要死了。长者不信:古树风吹雨打五百年无恙,我这么精心保护它,反而要死?
主任解释道:夏天暴雨之后,圆坛内的积水难以排出,树根长期泡在水里,势必加速腐烂。水泥地虽然干净,却阻碍了腐叶的营养成分进入树底,而且天气干燥的季节,树根内部蕴藏的毒素,也难以有效地挥发。最紧要的是,古树已进入了衰老期,水分营养稍不得当,就会加速它的死亡。
主任又打开手机上的图片:看,这是前些年,自然状态下的古树,枝条遒劲,叶片饱满。再看今年,枝条、叶片都已消瘦许多,再不救治,只怕古树一年比一年衰枯,最后想救都来不及了。
自然界的万物,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外界干预太多,适得其反。
长者彻底心悦诚服。
枫香傲立高岗上 因自古盛产漆树,这儿便叫了漆铺。漆铺位于龙潭乡西部,由于大山阻隔,又形成了上漆铺、下漆铺两个自然村落。
下漆铺李家大屋屋后的那座山,名叫风景山。当年,宝志禅师游历天下,行至此处,见群山起伏,风景绝佳,欲于此地开山卓锡,但一番掐指捏算后,觉得地方还是小了点,于是叹息一声,留下“风景山”三个字便走了,最终在相去不远的野人寨凤形山开创了乾元禅寺(三祖寺)。
令风景山远近驰名的,是山冈上的一棵古枫香树。这棵枫香高约30米,虬枝苍劲,腰身粗壮,四人方能合抱。两根不知生于何年何月的古藤,缠住树身攀缘而上,一直盘到树梢去了。每到秋天,古树枫叶红艳,随风摇曳,远远看去,冈上好似燃起了一团冲天大火。
经林业专家检测,这棵枫香的树龄已有500余年,为安徽省一级古树。冈下有位老人,霜雪盈头,精神矍铄,说他孩提时,枫树便是这般模样。又说他父亲孩提时,枫树亦是这般模样。老人说大屋组之所以四季平安,人丁兴旺,是因为曾有神龙寄居于枫香的树身里,而神龙历来是护佑百姓的。
老人说那年他才三十出头,正是青壮时期,这年三四月间,大雨骤歇,他忽听父亲在屋后山坡上大声惊呼:蛇,蛇。等他匆匆跑去时,只见坡上的青草像被镰刀割倒一样,两边倒伏于地,一颗笆斗大的蛇头高高昂起,箭一般向山上射去,那猩红的信子在青草掩映下格外显眼。爷俩吓得浑身颤抖,头也不回跑到家中,半天还没缓过神来。
大概是两个月后的一天夜里,风景山上突然炸响了一个惊雷,雷声震得整座山冈颤动不止,漆铺的乡亲们在惶恐不安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次日清早,众人上山去看,只见枫香树的根部已被震开一个笆斗大的洞口,树身西侧,一道裂槽自下而上,足有丈余长短,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故。只是自那之后,大蛇再也没有出现过了。而大蛇在频繁出现的年月,也从未伤及村里的一人一畜。村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前大蛇一直寄居在枫香树里,那天夜里是借着雷声,破树而出,渡劫化龙上天去了。
时至今日,漆铺人仍在争相传颂这个传说。传说能让人心生敬畏,让人在喧嚣浮躁的红尘中不致迷失自我。
临水照影六百年 潜山城北10公里处,有一村庄名叫湖田,这里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是天柱山东大门前一块绿色的瑰宝。
三里排是湖田村的一个村民组。从龙潭乡政府往南,穿云破雾,逶迤行经三里山排,便到了此处,三里排因此得名。
三里排有棵古樟树,高约40米,腰身粗壮,四人方可合抱,经林业专家检测,树龄已有610年,为安徽省一级古树。六百年雨雪风霜,世事变幻更迭,这棵古樟依然树大根深,枝繁叶茂,默默守护着一方平安。
这棵古树还有一段不平凡的传说。
六百多年前,为避瘟疫,程氏先祖携男挈女、跋山涉水,来到此处,见山如屏障,水如碧玉,真是个居家过日子的好地方。于是,程氏族人便在这里安营扎寨,建屋造舍,准备世居于此。
程氏族人建造的房屋坐东朝西,前后三进,规模宏大,中间一个享堂,供奉着“天地君亲师”及先人牌位,两边厢房相连,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秩序井然。
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烦心事接二连三来了。不是今天有人犁田戳了脚,就是明天有人采药跌断了腰,伢子们更不省心,夜里无缘无故哭个不休,弄得整个程家老屋不得安宁。
族长见多识广,心知有异,便以重金请来一位白发银髯的老卦师,让他帮忙看看风水。老卦师如约而来,绕程家老屋转了两圈,又上山看了山势河流走向,建议族长在老屋门前挖一口深塘,并于下口处种一棵香樟树。老卦师说:左边青龙高万丈,右边白虎把头低。待香樟长成参天大树,必能护佑程氏族人百世兴旺。族长大喜,依言而行,此后,程家老屋果然没有怪事发生了。
塘边的香樟一日日长高,直至开枝散叶,长成了遮天蔽日的大树。时至今日,古树虬枝横斜,暗香浮动,已然临水照影六百余年,而程氏族人也在古树余荫下代代相传,绵延至今。
古树是一个村庄的烙印和记忆,村人走到天边,都能凭着树影下的记忆找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