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01版
发布日期:
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韩俊

  
  记者:韩书记您好!感谢您接受本报专访。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对一年来检察机关在服务大局方面有什么突出感受?
  韩俊: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拼搏奋进、勇毅前行,战胜多重困难挑战,高质量发展成就辉煌,中国式现代化步履坚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一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充分运用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一是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奋发有为。充分运用法治方式维护经济秩序,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制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3条检察意见,出台办理知识产权案件45项检察举措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助力文化保护传承。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依法严厉打击侵害“三农”犯罪,强化农村弱势群体司法救助,为乡村振兴增添法治意蕴。二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定有力。从严从快惩治严重暴力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推动网络空间依法治理,切实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不断优化网络生态环境。积极适应刑事犯罪结构的重大变化,推进中国特色轻罪治理体系建设,一系列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举措,有力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三是保障群众切身利益扎实有效。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检察为民,围绕老百姓关心的安全生产、吃得安全、用药安全、出行安全、平安寄递,紧盯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了很多务实有效的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化解等制度,确保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有效纾解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不断提高。
  记者:我们了解到,去年以来您多次就检察工作作出批示,还到省检察院走访调研。您如何评价一年来的全省检察工作?
  韩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检察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重要要求。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高质效”和“现代化”两个关键点,守正创新、狠抓落实,在开局之年展现了新气象新作为。在履行检察职能方面,创新建立法律监督与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贯通衔接机制,围绕“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不断提升办案质量、效率、效果,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都有新举措新成效,项主要业务评价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4项指标优于全国通报值,48件案件入选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18项工作经验被最高检推介。在服务中心大局方面,加强“府检联动”,扎实开展促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督察监督工作,深化“企业家约见检察长”“检察官进企业百日体悟”活动,三级院检察长接待企业家1539人次,帮助解决问题745个。创立涉企案件“周末会商”机制,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积极服务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办理涉农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380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530人。在全面从严治检方面,一体推进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履职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37个集体、21名个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2名检察官被最高检授予“全国模范检察官”称号,个集体和个人被最高检记一等功,1名干警获全国“十佳公诉人”第一名,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检察人员同比下降13.2%。
  记者:在今年的安徽“新春第一会”上,您要求切实把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等各项工作做到位,在全省上下树立大抓营商环境建设的鲜明工作导向。在这方面,您对检察机关有怎样的期待?
  韩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近年来,安徽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出台《安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更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践诺守信的社会环境,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安徽的“金字招牌”。安徽营商环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我省综合得分和最佳口碑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十。(下转AI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