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去年3·15晚会点名的企业咋样了?

  兰山区和和网络文化传媒工作室已注销。

  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了一些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一年过去,这些被点名的企业如今怎么样了?
  有“打脸”化妆品企业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2023年央视3·15晚会报道了医美领域的多家违规企业。这些医美企业把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的妆字号的日用化妆品,打到消费者脸上。整形专家表示,“妆字号”的产品只能外用于皮肤表面,有些不良商家把它当成注射产品,注射到消费者面部之后,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记者了解到,被曝光的企业中,北京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被罚款110万元。处罚原因是在广告中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同时宣传产品可以用于注射,造成恶劣影响;此外,宣传产品“抗菌消炎、排水消肿”,构成发布的化妆品广告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该企业已经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
  另外,被点名的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于今年2月注销,广州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已于2023年5月注销。
  “泰国香米”涉事企业最高被罚555万余元
  2023年的央视3·15晚会报道了假泰国香米的生产内幕。据悉,只要往大米里滴几滴香精,普通大米就会散发出香味,摇身一变成为“泰国茉莉香米”,一年卖出1000多吨。
  记者注意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3年4月13日,被曝光的寿县永良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因虚假宣传被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0万元。市场监管部门认为,该公司将用寿县稻谷生产的大米称为“二代泰国香米”,虽均销售给经销商,但最终实际被消费者购买,造成消费者将购买的寿县产大米与泰国产大米混淆,误认为购买的是泰国大米。截至2023年3月15日,该公司违法经营额近8000万元。不过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该公司未采购“香精”,未在生产经营的大米中添加“香精”,生产的大米经检验未检出“香精”成分,抽检的大米经检验合格。该公司营业执照还是存续状态。
  此次被曝光的假泰国香米还涉及到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被罚款,同时吊销营业执照、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
  关于此次假泰国大米事件,记者注意到还涉及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等。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楚丰工贸于2022年10月31日从“上海郎枫郭建军”处购买了4桶无标识香精,总金额2600元。该公司生产销售的大米被检出含有香精。经核查,该公司生产经营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大米共计9万多公斤,货值超34万元。
  最终,淮南市楚丰工贸有限公司被罚款555万余元,并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法定代表人仇某某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或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2023年6月14日,该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此外,去年3·15晚会曝光了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涉嫌违法加工香精问题,当天晚上,上海市场监管执法人员现场初步调查发现,该公司不具备食品添加剂生产资质。不过今年3月13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并未查到该公司的相关处罚信息,该公司营业执照为存续状态。
   “免费评书机骗局”一公司被罚112万元
  2023年3·15晚会还曝光了一些药贩子的套路:他们通过免费给老人寄“评书机”,诱导老人收听其中存储的一些药品广告,让老人们深信不疑。在电商平台仅售490元的药品,通过评书机推荐渠道购买价格是其3倍还多。
  记者从天眼查app看到,被点名的兰山区和和网络文化传媒工作室已于2023年4月4日注销。深圳市湘桂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于2023年10月19日、2023年11月29日因产品(商品)质量违法行为被罚款3万余元。深圳市琪艾美电子有限公司因“广告违法行为”被罚款总计112万余元。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使用翻新绝缘子牟利涉事企业河北庆荣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因合同纠纷案件被两家公司起诉。
  在水泥管上做手脚、偷工减料的滨海县李五水泥制品厂已被吊销营业执照,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