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花海 李陶/摄
皖南门户——芜湖市繁昌区有座沉睡千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马仁奇峰,当今是皖江明珠。我们虽然是普通居民,因是家乡风景,所以有幸在春夏秋冬都能去欣赏那里奇林怪石的变化,感受极为深刻的是那山峦里的太阳山、月亮山,楠林峡谷细又长;鲁迅峰、骆驼峰,马仁云壁冲霄汉;太阳洞、漏月洞,洞洞相应遥相望;鬼斧神工的石屋里,顶天神柱立中央;人字天、一字天,身临其境有感发;龟石、熊石、飞来石,千年灵芝迎客楠;奇洞、奇峰、奇屋、奇树、奇柱加奇石;马仁古寺,梵音袅袅;月亮鸣泉,流水潺潺。“六奇”现峥嵘,佳语传马仁:皖南张家界,江滨小黄山。它似一幅水墨山水画,但比画的内容更丰硕;它似一首流动的诗,但比诗的描述更富有韵味;它似一位少数民族的花枝少女,但比即使是我们的校花女同学也多了一分娇媚;真不愧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的风景,一年四季,各有异色。
冰雪消融,小溪水滴滴答答送来春暖花开的信息,太阳山和月亮山接合部的一片槠树林,每到春天,满山黄灿灿的花儿耀人眼球,蔚为壮观。此时,马仁奇峰便渐渐热闹起来。山坡及溪流边泛黄的草尖上,那点点滴滴的嫩绿色萌芽遮挡不住春天的秘密,它们只争朝夕地探出像针尖似的小脑袋瓜来。虽然天气还是忽冷忽热,但奇峰的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展翅飞跃,小松鼠在楠木枝条上蹿来蹿去,金钱豹忽现忽隐,不仅使我们大饱眼福,还让人发出一阵阵惊喜声;溪流旁、索道、天桥上渐渐多起来三两个一伙,几十个一群的游客,悬空的索道天桥上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游客们的嬉笑声,赞赏声。你看,飞龙玻璃桥横跨近400米的太阳山与主峰之间,从远处看,如同两条巨龙盘踞在玻璃桥两端。桥下的万株楠木宛如一幅“飞龙天桥看楠海”的绝妙画卷,使马仁奇峰在安静与清淡中不知不觉地激活起快乐与生机。
夏天,清凉的马仁奇峰是游人们绝佳的避暑之处。景区里的楠木林层层叠叠,国内罕见;樟树林合抱成群,江南一艳;毛竹林洋洋洒洒,苍翠欲滴;小溪清澈见底,水面上飘荡着几片楠木叶子,被徐徐微风吹得碧波起伏,极其美观。岸边枝条婆娑、野草蓬生,袅娜轻舞的垂柳为前来纳凉的人们洒下片片荫凉。躲在楠木枝条间的鸣鸟不急不慌、不紧不慢地鸣叫着各自的悠闲之音,让我们因暑热烦躁的心灵瞬间静谧下来,不由得发自内心地赞叹“心静自然凉”这句话的绝妙。
秋天,马仁奇峰最美。艳阳高照,空气清爽宜人,纤细秀美的楠木枝条展示着如夏般柔媚的姿容,让我们羡慕不已。即使鸟儿路过时,也不由得降低高度,悠扬地鸣叫几声,似乎要留下这一年最后的倩影。两座山岭中间的索道桥上,不时溢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溪流水面越显水光潋滟,清波可鉴,似乎唯恐错过了那各种各样令人目不暇接的美景。远处天空晴朗,如穹如盖;近处水波清洌,如玉似银。再加上如织的游客,让人心生疑惑:莫非秋在马仁奇峰停滞了脚步?
年复一年的冬季又来到,等到雪花飞舞,热热闹闹的马仁奇峰渐渐寂静了下来,游人少了,欢歌载舞少了,树叶委屈地从枝条上飘落,野草也在休养生息以备翌年再生,唯有建于唐贞元十一年(795年)的古老厚重的马仁古寺静静地、一如往昔地守护在这里,看风云变幻,真是一座祥和圣洁的殿堂。
我们好奇地听导游说,传说,马仁奇峰名字的由来是在唐朝末年,一位唐姓将军在历经战乱之后,只剩下自己的马与他为伴。在一次渡江中,马儿救了唐将军的命。之后,唐将军无论到何处都不骑马。一次偶然的机会,将军发现了掩藏在山间的小山村,将军和他的马儿后来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山村中。若干年后,马无疾而终,葬于楠木山下,又二十年后,将军仙逝。后人为纪念唐将军的仁德和马儿的忠义,将这片楠木山称之为“马仁山”。久而久之,人们把“马仁山”叫做“马仁奇峰”,马仁奇峰的美名也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