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
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
  日本央行19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结束负利率政策。这是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也标志着日本维持了约11年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开始走向正常化。
  根据日本央行官网发布的文件,日本央行决定将政策利率从负0.1%提高到0至0.1%范围内,同时决定结束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并停止购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文件说,日本央行认为物价上涨伴随工资增长的良性循环已经出现,并预期将稳定、可持续地达成2%的通胀目标。
  为实现通胀目标,日本央行于2013年推出超宽松货币政策。2016年2月,日本央行开始实行负利率政策,并于同年9月开始实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即日本央行通过大量购买债券,将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控制在目标范围。
  据此前报道,日本央行计划在3月18日到19日召开会议,决定是否结束持续了多年的负利率政策。如果结束负利率政策,这将是日本央行自2007年2月以来,时隔17年首次加息。一些专家认为,此举对日本经济发展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师永滨利广表示,到目前为止,日本的工资涨幅仍然没有能够赶上物价涨幅,就此宣布已摆脱通缩有些操之过急。
  永滨利广认为,对日本经济来说,结束负利率是一把双刃剑,经济界对此是期待与担忧并存。“市场对此应该是期待和担忧并存。作为金融机构比如银行,当然会希望尽快提高利率,但对于出口相关产业来说,结束负利率,意味着日元可能上涨。作为出口行业、不动产行业,当然希望利率越低越好,这些行业就会担忧。如果负利率取消,日元升值,进口产品价格就会下降,能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对一般消费者影响不会很大。”
  永滨利广认为,2023年日本的实际GDP实现了1.9%的增长,但这是相对于上一年疫情期间而言,而目前这个优势正在逐渐淡化。“我认为今后(GDP增速)会有所减慢,2023年的增长率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消费反弹,现在这个回涨的空间已经没有了。”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