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乍暖还寒。
早春的午后,在阳台上泡一杯茶,寻觅暖阳。此刻的太阳,可以远观,亦可以直视,它稍稍扭向西南方位,仿佛慈祥地凝视着自己。然而,好景不长,半杯茶工夫,已有云彩飘过来,悠悠地将它遮住,原本的灿烂温暖,霎时陷入一片寂静。太阳仿佛在挣扎着,想向天下渴盼她的万物颔首致意,像是犯了癔症的母亲,在向她最舍不得的孩子比划着什么,却口不能言。
忽然想起来,当年在乡下田野里帮忙,我们管这时的太阳,叫作“哑巴太阳”。
收获时节的“哑巴太阳”,是炙热的。虽然已不再烤人,但余威逼人。如果有风吹过来,说不定会吹散遮蔽它的厚重云彩,光照热烈,出汗痛快。而“哑巴太阳”尽己之力,竭尽所能地照耀着大地,此时的午收或秋收,最需要的就是热烈的温度。唯其如此,才能确保颗粒归仓的每一颗果实,都带着健康的气息。此刻的“哑巴太阳”,像是给辛劳的农人以喘息机会。
还有一些小动物,在乡下也被列为“哑巴”行列。夏天晚上,最怕的是“哑巴蚊子”。会叫的蚊子在你耳畔徘徊,虽不堪其扰,但毕竟被叮咬时还有一个心理准备。而那最阴毒的“哑巴蚊子”,针刺般地袭击,总让人猝不及防,疼痛更显加剧。还有装聋作哑的看家狗,对着陌生访客总是突然发起攻击。所以,乡下有句俗语:好叫的狗,不咬人。那些狂吠的犬只,反而只是狂叫而已,像极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家伙,并没有攻击敌人的实力。
在乡下,万物仿佛都是亲戚邻居。包括蚊子,包括家犬,更包括太阳。太阳,它远远地俯视着大地,早晚之外的时光里,它强大到不能直视。“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无论她是以何种方式现身,农人们总是敬重地仰望。把太阳,连同身边的蚊子、家犬,这一切都被拟人化,甚至亲切到以“哑巴”相称。每每想起来,就觉得人世间,爱如煦日暖阳,春风扑面,四季如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