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未来学校如何规划?
合肥市教育局征求意见
  因地制宜打造“公园中的学校”,结合城市绿道或人行道做好学径设计,提高生均用地和教室面积标准,鼓励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周边居民开放……3月23日,合肥市教育局面向公众征求《合肥市普通中小学规划建设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导则》)意见。
  新建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
  根据征求意见稿,《导则》是合肥市中小学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是确定中小学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及建设规范的地方性标准。《导则》适用于新建中小学,改建、扩建的中小学可参照执行。
  《导则》指出,中小学布局规划应充分考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变化、随迁子女就学、班额、校额等因素。新建小学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宜大于500米,初中服务半径一般不宜大于1000米。学校用地应相对规整,并选址在交通顺向流动位置。
   因地制宜打造“公园中的学校”
  一所学校怎么建才合理?《导则》指出,学校应选址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段,符合防震减灾要求。
  同时,以学区划分为基础,以利于学生就近、安全、便捷就学为原则,结合城市绿道或人行道做好学径设计。未来,要因地制宜打造“公园中的学校”。
  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
  对于学校的办学规模,《导则》明确,原则上,小学、初中校额不超过2000人、高中校额不超过3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完全小学办学规模按12班、24班、36班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按36班、45班、54班设置;初级中学按12班、24班、36班设置;高级中学按24班、36班、48班、60班设置。
  班额设置上,完全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初级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高级中学每班不超过50人。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可根据教学需求适度调整班额。
  《导则》明确,提高生均用地和教室面积标准,适应孩子身体发育生长趋势。小学生均用地面积最低标准由原来的14平方米/生提高到22平方米/生,初中生均用地面积最低标准由原来的20平方米/生提高到25平方米/生,高中生均用地面积最低标准由原来的22平方米/生提高到28平方米/生。小学、初中教室面积由原来的65平方米、75平方米,分别提高到75平方米、85平方米。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