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堡是江淮地带特有的建筑,是淮军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观光价值。近年来,肥西县深度挖掘淮军文化根脉,不断加大圩堡文物保护力度,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传承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谱写文物保护利用新篇章。
据了解,肥西县圩堡群建筑多达30多座,主要分布在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周边。目前,古建筑保存完好的圩子有7座,分别是刘老圩、唐五房圩、张老圩、张新圩、罗坝圩、周老圩、吴大圩。依托这些淮军历史文化资源,肥西县投入专项资金4.7亿元,对圩堡建筑进行统一规划与修复,努力使淮军圩堡焕发新的生命力。
为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宗旨,肥西县充分利用刘铭传故居、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契机,开展各类宣讲活动700余场次,发放2万余册宣传单页,年均客流量达20万人次。同时,还借助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用三维模型、AI模拟等技术,以4D影院真实还原《刘铭传在台湾》,让“活着的淮军圩堡”散发更多时代魅力。
文化是内涵,旅游是形式,项目是基础。肥西文旅以刘铭传故居为轴,在周边打造了环紫蓬山风景区、蕴含圩堡文化符号的民宿产业群。例如位于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的庐月又·省园,依傍刘铭传故居的文化底蕴,因刘铭传字“省三”,故该民宿得名“省园”。此外,肥西县以唐五房圩为核心,将淮军文化元素融合运用于唐新街,打造淮军文化特色旅游街区。
肥西县正纵深推进“项目集群化、品质精致化、基地生态化、全域融合化”,在构建“一山半水、古镇运河”的发展空间中,突出淮军圩堡群的“东方城堡”的旅游价值。
温欣祁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