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发挥医院文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医大一附院北区)吴晓珍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和医院文化建设是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驱力量,两者存在紧密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有助于医院文化的塑造与发展,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医护人员在治病救人的实践中展现的理想信念、高尚品德、创新素质等特质,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重视和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医院文化是医院全体职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医院文化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外显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外显文化是展示在外部的各种有形物体和行为,一般包括医院环境、职工行为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具有医院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包括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医疗制度、管理制度等。精神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医院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政治信仰、思想意识、心理态势、道德风尚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医院文化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标的总结与概括,又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医院文化具有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
  医院文化具有熏陶塑造的功能,能够发挥思想引导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医院文化对涵养医护人员的情操修养、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引导医护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在面临考验时,能做出有利于人民、有利于集体的选择。医院文化还具有凝聚功能,能够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医护人员对职业和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执行力。
  医院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能够充分调动思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拓宽工作视野,增强工作动力,培养其主动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有效克服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脱节的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实现更好融合。
  以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在文化建设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人文关怀教育的作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潜能,反过来再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此外,以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有助于广大职工核心素质的养成。
  充分发挥医院文化建设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夯实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把医院文化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为医院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性建设,牢牢把住医院文化建设前进方向。建立“四个机制”,即建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机制;建立具体可执行的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保障机制。优化调整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细化文化建设长期发展规划,绘制文化建设推进表。实行PDCA循环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文化建设成果,不断改进文化建设方式、方法。
  重视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收集完善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资料,配齐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加强档案管理方面培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是以高质量党建文化凝心聚魂。抓实理论武装。注重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抓好、抓实理论学习,着力打造干部理论学习的前沿阵地,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确保医院文化建设得到高度重视。重视职工思想教育,指导党支部关心关注职工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教育,提升医务人员精神状态。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擦亮医院文化建设的政治底色,突出政治引领,让党员、职工立足岗位践行党的宗旨。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党务工作者思想站位和业务素质。按照“一支部一品牌”的理念,鼓励党支部结合实际工作,大胆创新,创建和培育党支部特色品牌。建设“医院文化长廊”“党建文化长廊”,举办“支部文化墙评比”活动,着力增添党建文化载体,充分调动党支部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是深入推动文化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文化+服务”,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改善就医环境,合理设计标识指示,着力构建和谐温馨的诊疗环境。优化调整门诊结构,开设知名专家门诊。规范设置临时停车点,方便患者快捷进入门诊大厅。持续开展门诊导诊志愿服务,扩大志愿服务队伍,继续提供老年友善服务。开展“角色体验”活动,医务人员以“患者”角色体验医院服务的各个环节,从环境、流程、态度、仪表等方面对医院服务提出意见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
  “文化+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规范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编印《制度汇编》,让医务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医院的共同价值观并内化为行为规范。实施“名医”“名科”战略,带动医院专科发展,全方位提高诊疗水平。进一步优化绿色通道管理,建立急重症患者快速筛查和识别流程,做好急难危重患者分类,以信息化为依托,做好抢救资源配置与紧急调配流程,确保急危重患者优先救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内引外培”,开出“组合处方”吸引和培育人才。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文化的“润心”作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把握时代脉搏,按照“坚持先进性、具备典型性、富于时代性”的总体要求,多视角、全方位选树医疗工作中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坚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将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可贵精神展现出来,以积极向上的行为文化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例如弘扬劳模精神、“学雷锋”“服务之星”“最美医生/护士”“先进集体/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还要注重内外结合,拓宽宣传维度,使先进典型在更为广阔的载体和平台上发光发热,形成更大规模的宣传效应。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文化。关注职工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时传达对广大职工的关心关爱。聚焦职工关切,通过医院官网开通“书记、院长信箱”,设置“意见箱”,倾听民意,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爱。完善激励机制的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分配方案,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职工积极性,共享医院发展成果。完善职工膳食菜谱,改善饭堂膳食质量。建好“职工之家”,完善职工书屋,收集、编印医院发展史资料,建设医院文化长廊,多种形式开展院史、院情教育,用好用活各类有益身心健康的俱乐部和协会,组织体育竞技、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营造和谐温馨的“家”文化。
  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先进的文化就是柔韧的力量,能够促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