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三大工程”建设。今年一季度,安徽各项工作进展如何?4月12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今年安徽省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7.68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08万户。截至3月底,全省已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72.6%、29.9%。一季度,安徽争取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贷款额度近430亿元,在全国14个I型大城市中列第2位。
合肥城中村改造安置房
今年计划开工2.64万套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三大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完善租购并举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工作内容,将有效缓解地区引进人才、工薪阶层住房预期。
4月12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合肥市率先实施“三大工程”,全年计划建设保障性住房4000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开工2.64万套,开工量在全国14个I型大城市中分别居第6位、第3位。
在住房保障体系中,主要包括配售型保障房和配租型保障房。今年3月28日,合肥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工建设。3月31日,合肥市高新区的讯飞小镇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也正式开工。截至3月底,合肥市保障性住房项目已开工1500套,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开工1.72万套,分别达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的37.5%和65.4%
“2024年安徽省计划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7.68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2.08万户。”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底,安徽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57万套(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0.62万户,分别达年度计划的72.6%、29.9%。另外,在城市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方面,截至3月底,安徽省城市危旧房启动改造950间,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6.15万套,分别达年度计划的40.41%、58.57%。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
累计完成投资128.86亿元
城中村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保障,一头连着城市发展,是“三大工程”建设内容之一。安徽省住建厅印发《2024年城镇住房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部署全年工作任务。
同时,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积极落实土地、财政、金融等各项支持政策,一季度争取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贷款额度429.96亿元,在全国14个I型大城市中位列第2。今年一季度,已会同省财政及时分解下达中央和省财政各类补助资金11.9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券26.14亿元,有效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此外,在一季度,安徽省住建厅督促各地加快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尽快形成有效投资。
截至3月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28.86亿元,达年度计划的19.82%。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分类精准保障,着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安徽省住建厅指导各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通过盘活存量房源和闲置土地,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形成“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农民工住房问题。在推进“住房保障一件事”方面,亳州、蚌埠等地已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办理程序,推行“申请、受理、审核”一网通办等,实现保障性租赁住房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