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2日下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加快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相关情况。
据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显示,安徽省市场环境指标连续2年位居全国第4。截至2023年底,全省经营主体突破800万户,其中,新增“四新经济”经营主体49.06万户,占新增总数34.78%。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开展建设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区改革试点,推进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深化“个转企”登记改革,支持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探索企业跨类型变更登记。同时,全面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针对企业信息变更、开办餐饮店、企业注销等高频事项,深化市场准入、准营、退出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安徽将开展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反不正当竞争“守护”专项行动。聚焦医药、教育、公用事业、日用消费品等重点领域,集中查处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服务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一些地方在政府采购方面存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等问题,我省将如何破除隐性门槛、壁垒及排斥竞争等问题,确保经营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省财政厅表示,将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常态化清理政府采购领域隐性门槛和壁垒,保障政府采购公平竞争。
具体来说,我省将动态调整考评指标,加强采购文件内容审核,把公平竞争作为评议的重点内容,通过考核评议促进全省政府采购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同时,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以零容忍的态度,对采购人倾斜照顾本地企业、以不合理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歧视待遇等四类行为进行清理排查,对相关问题线索进行延伸检查,整顿政府采购市场秩序,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政府采购投诉处理是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的“最后一公里”,安徽将依法依规办理政府采购投诉举报案件。同时,在安徽省政府采购网设立问题线索征集邮箱,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围绕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七种政府采购方式,安徽制定发布省级统一的采购文件示范文本,规范减少个性化条款设置,提高采购文件编制质量,推动隐性门槛和壁垒及排斥竞争行为源头防范。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