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疾控局官网定期发布的“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2024年1月1日-2月29日,全国报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1421例)的近23倍。从数据来看,2024年前两个月的发病数已经接近2023年全年,报告的死亡病例数已经达到2018-2023年的总和。
这种古老的疾病为什么突然多了起来?日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近期百日咳多见这一现象发表了见解。
张文宏认为,百日咳是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之所以最近多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疫苗的保护率有所下降。没打过疫苗,得百日咳会比较严重。打过疫苗不代表不会感染,但症状持续时间会缩短,即使感染了,咳嗽1-2周也就好了。孩子打了疫苗在幼年期可以维持一定的免疫力,幼年期过后,青少年对百日咳鲍特菌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这时如果出现咳嗽时间较长,要注意是否是百日咳引起的,只不过以前没有被大家注意到。
二是各大医院加快了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检出。百日咳鲍特菌的传播性很强,容易传给周围的人,而且它有个特点,发热的情况不像流感或支原体肺炎那么明显,如果不进行专门的检测很难查到。
这次大家看到百日咳多,主要原因是疫情后各大医院加快了对百日咳鲍特菌的检出。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实习生 张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