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开诊,质子治疗引发广泛关注。质子治疗能够对肿瘤进行精准“定向爆破”,然而,治疗价格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大家纷纷呼吁将质子治疗纳入医保。纳入医保的可能性有多大?“小叶医探”进行了采访。
记者日前从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了解到,报经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同意,该中心一期配置的进口质子治疗系统目前收费标准为同一适应症每疗程最高不超过24万元。其中,同一适应症每疗程首次放疗费用为6万元/次,第二次及以后放疗1.5万元/次。该中心首席医疗专家张红雁教授表示,在目前国内运行的质子中心(进口设备)中,该治疗价格是比较低的。
记者从安徽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目前安徽的质子放疗为新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为试行价格,由医疗机构自主制定,暂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据介绍,按有关规定,新增(新开展)项目实行试行价格管理,由省属公立医疗机构自主制定。
据了解,试行价格期限一般为两年。试行期满后,综合考虑新增项目试行时间及范围、服务数量、矛盾突出程度等因素,原则上每年度集中遴选并确定一批项目,依据《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制定省属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指导价。新增(新开展)项目试行价格期间,列入不予支付类项目;制定正式价格后,按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若两年试行到期后,项目没有制定正式价格,试行价格顺延。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省外的质子治疗也都在试行价格期间,尚未纳入医保。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叶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