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区解放路上有很多黄色圆形的防撞桶,原本是可以有效地减小冲击力的道路设施,现在不是破了,就是没装够沙子或水。更难看的是,桶里面还扔有很多垃圾,简直成了垃圾桶。”5月5日下午,记者在六安市区解放路上遇到一位老读者,他向记者反映了上述现象。5月6日上午,记者观察了市区多条道路上的防撞桶,的确看到了防撞桶变“垃圾桶”的现象。
记者首先从文华路与解放路交口开始观察,利用绿灯时间走到路口北侧道路中间的安全岛,这里有一个黄色的、贴着反光膜的防撞桶。记者看到,该防撞桶顶部盖子已经不见了,呈现破损状态,桶内没有装填足够的沙子或水,但桶底却有不少垃圾——水泥块、塑料垃圾和矿泉水瓶等,沿着桶内壁还长出了一棵植物。记者随后走到路口南侧安全岛,发现安全岛前端安装的防撞桶也不见了桶盖,桶底部也被丢了一层垃圾。
记者继续往南行走,来到皋城路与解放路交口,发现该路口南北向道路中间也放置了两个防撞桶。两个防撞桶都没有了桶盖,桶里有塑料袋、饮料瓶、烟盒等垃圾。
随后,记者来到小东街与解放路交口,发现该路口南北向道路中间的防撞桶盖子是完好的,但桶里没有装东西,用脚随便一碰,桶就离开原位置,起不到应有的防撞作用。
记者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探访了该市区四条主干道,观察了十多个放置在路口中间的防撞桶,破损率超过三分之二,凡是破损的防撞桶都有被丢垃圾现象。
5月6日上午,记者将所观察到的现象向六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部门人士进行了反映。随后很快就得到了回复。该回复为:其一,市区道路上的防撞桶原本安装有盖子,有人将盖子拆卸后就近装载垃圾,或者拾荒人员将盖子拆卸、变卖;其二,防撞桶内原本有沙,被垃圾覆盖一层后,难以直接观察到,但仍具防撞效果;交警部门将立即排查,补装盖子,并积极申报资金,计划更新部分老旧破损防撞桶。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窦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