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9版
发布日期:
《外交风云》中的安徽人
□戴健
   
 龚澎在非洲。

  《外交风云》中的苏加诺总统夫妇和黄镇大使夫妇。

  央视1套(综合频道)4月下旬到5月上旬以每天4个小时时长播出48集电视连续剧《外交风云》,收视率很高。该剧以新中国诞生为起点,以邓小平访美、出席联大会议和中英香港回归谈判为终点,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外交风云。这里将剧中重点涉及的一些安徽人形象,结合历史,略作陈述。
  一对姐妹花:龚普生、龚澎
  开国大典后一个月,经过紧张筹备后外交部成立,部长由周恩来总理兼任,三位副部长分别为王稼祥、李克农、章汉夫,其中王稼祥为安徽泾县人,李克农为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章汉夫为江苏武进人。司局级干部中,章汉夫夫人龚普生是国际条法司副司长,乔冠华是国际新闻局局长,夫人龚澎是情报司(后改名新闻司)司长。龚普生、龚澎姐妹都是合肥人,章汉夫、乔冠华(后任外交部副部长、部长)也就是合肥女婿。40年前我去北京报房胡同69号外交部大院采访,章、乔两家惟龚普生(时任中国联合国协会副会长)“硕果仅存”,她热情接待了我,后来又和我多次通信通话,谈了他父亲龚镇洲及许多家庭往事。
  1938年入党的龚普生奉周恩来指派以留学名义赴美国做统战工作,她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后成为联合国研究员。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发起国之一,赴会代表团成员中有中共代表董必武,而章汉夫是其助手。其间秘密党员龚普生常来看望“娘家人”,由此结识了章汉夫。后来他俩鸿雁传书,由相知到相爱。新中国诞生前夕,龚普生回到北京。1949年6月中旬,邓颖超到上海接宋庆龄北上商谈筹备建立新中国事宜,特意“捎”上龚普生,“你的家长不在身边,我就作为女家的代表陪送你了!”7月1日,在邓颖超的亲自主持下,龚普生和时任上海市军管会外侨处处长的章汉夫举行了简朴的婚礼。1950年10月伍修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派大使身份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控诉美国对台湾的武装侵略,乔冠华和熟悉美国、联合国情况的龚普生是其副手。1951年7月乔冠华、龚普生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团长李克农的顾问,参加板门店朝鲜停战谈判。这些在《外交风云》剧中均有反映。龚普生后来还做过中国驻爱尔兰首任大使。
  1937年入党的龚澎奔赴延安后被派任八路军总部秘书,又奉调中共南方局,任周恩来英文秘书兼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新闻发言人。红岩村内外,她在与外国朋友打交道过程中,展示了出众的外交才华。1943年底她和留德归来的江苏建湖人乔冠华在先后大病初愈后结婚,毛泽东曾赞誉他们的结合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乔冠华与龚澎长期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工作。龚澎是新中国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发言人,后升任部长助理。《外交风云》剧中有大量龚澎培训外交官,随周恩来参加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和出访亚洲、非洲多国的情节,展现了巾帼外交官迷人的风采。她具体负责邀请并接待埃德加·斯诺和韩素音来华,他们早就熟悉。56岁的龚澎因脑溢血英年早逝,电视剧中周恩来曾在她病重时去家中看望。乔冠华、龚澎的女儿乔松都之名源自父母在参加朝鲜开城谈判时怀上了她,而开城古名松都。时也在开城的李克农闻讯按谐音取名“凯城”。乔松都在撰写《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过程中,曾请我提供相关资料。
  两位外交家:李克农、余心清
  外交部成立大会由李克农主持。由于排名在前的王稼祥已去苏联,李克农负责部里常务工作。
  李克农外交生涯有两段,都比较短暂和重要。抗战胜利后,1946年1月他由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奉派出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团秘书长。军调处由中国共产党方面周恩来、国民党方面张治中、美国方面马歇尔组成三人小组,以监督停战协定的执行。其间李克农配合周恩来、叶剑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揭露了国民党方面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一年后“调处”失败,中共代表团撤回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克农在外交部工作时间并不长,四个月后出任军委情报部部长,1953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成为“情报总管”。但他仍然继续从事外交工作,包括1951年参加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出席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会议,其形象频现《外交风云》。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是惟一一位没有指挥打仗的将军。早期他和钱壮飞、胡底都是中共情报战线的传奇人物,被周恩来誉为“龙潭三杰”。
  合肥人余心清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他写于1949年的《在蒋牢中》在香港媒体连载,反响强烈,如今被列入“百部红色经典”。他具体操办了新中国成立当天的“开国第一宴”,遂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典礼局局长,后任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他的女儿余华心(冯玉祥儿媳)1987年在大连告诉我,苏联驻新中国首任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父亲于头一天夜间布置了一个室外大花园。精通国际礼仪的余心清很是执拗,他发现毛泽东会见外宾前穿的是黄皮鞋,尽管主席说“人家是看我又不是看皮鞋”,但他坚持是正式场合,一定要让主席换上黑皮鞋。值得一提的是,1955年解放军十大元帅和将军们的授衔仪式,毛泽东“钦点”余心清主持。
  三位大使:王稼祥、黄镇、李清泉
  王稼祥是安徽泾县人,长征中曾在遵义会议上投了毛泽东“关键一票”。此前留过苏的王稼祥当时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外交委员(外交部长)。1943年7月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中央驻西柏坡时期,就有新中国成立后派王稼祥为驻苏联大使的初议。作为第一位驻外大使,王稼祥在开国大典20天后即离京赴任,10天后他在莫斯科市克鲁泡特金巷13号中国大使馆升起五星红旗,又三天后他前往克里姆林宫递交国书,斯大林会见了他。在刘少奇、毛泽东、周恩来先后访问苏联期间,王稼祥精心谋划,为沟通中苏双方意图、促成两国友好商谈,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镇是安徽桐城(今枞阳)人,早年在桐城中学就读。长征时期,他就一手拿枪一手拿画笔,“在战斗的行列中用画笔写下这些历史的动人的场面”。陈毅赞誉:“黄镇有三绝,就是书画诗。”因为先后担任中国驻匈牙利、印尼、法国大使和驻美国联络处主任,他在《外交风云》中出镜率很高,包括与美方密商基辛格访华,还有他拜毛岸英为师学俄文、鼓励夫人朱霖穿旗袍、为印尼总统苏加诺画像、出席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画展等情节。事实上,黄镇和潘玉良的丈夫潘赞化是同乡,黄镇和潘玉良也先后在上海美专就读。1964年中法建交,黄镇在首任驻法大使任上,作为校友曾几次去看望潘玉良,向她介绍祖国的发展情况。潘玉良也有回国探亲、从事艺术创作之想,可惜心愿未了人却先逝。黄镇不仅是将军外交家,还曾主持设计解放军军旗、军徽,存世《长征画集》和个人文集、书画选集。
  李清泉是首批转业到外交战线、参加外交人员培训班的军队干部。他从驻捷克斯洛伐克政务参赞、临时代办做到驻瑞士大使。在瑞士期间,他直接参与了中法建交谈判,并安排李宗仁回国的具体事宜。李清泉虽然是江西临川人,但他新四军时期曾战斗在安徽。卸任大使后历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副省长。他在省政协副主席任上兼管文史,我得以聆听教诲,多有受益。
  《外交风云》中涉及外交的安徽人还有张治中、洪学智等。饰演合肥人龚澎的王雅捷就是合肥人,而饰演龚澎丈夫乔冠华的恰是王雅捷的丈夫于洋。特别指出的是,剧中采用了一些当年新闻纪录片的珍贵镜头,虚实结合,还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