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5月9日报道搭载大模型的智能网联汽车、“长出翅膀”的飞行汽车、全息投影3D智能驾驶座舱……前不久举行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安徽主题日活动伴随着悠扬的黄梅戏曲调,让中外参观者对亮相的“安徽造”汽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20世纪60年代安徽第一辆汽车在江淮汽车制造厂下线,到2023年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二、出口居全国第一,再到2024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长35%、出口同比增长28%,被安徽列为“首位产业”的汽车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不断“换挡提速”。
不搞一哄而上,避免同质化竞争。安徽确立“首位产业”后,聚力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化发展,明确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深化地区间分工协作和错位发展的理念,形成“合肥-芜湖”双核联动、其他各市多点支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除奇瑞、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长安、汉马科技等7家整车企业外,省内初步形成多个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汽车全产业链。
当前,汽车产业正处于多产业融合、多技术路线变革叠加的发展阶段。安徽顺应技术变革,坚持以科技创新融合赋能汽车制造,努力推动科技这一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安徽车”与“安徽屏”“安徽芯”“安徽脑”融合赋能,为汽车产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多位安徽车企负责人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首位产业”正成为安徽高水平开放合作的“先行者”“探路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车企与零部件企业在安徽找到了他们的中国合伙人,安徽“首位产业”的开放合作之路也越走越宽,产业嵌入越来越深,协同水平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