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材料与化学学院再现“学霸宿舍”,2020级材料与化学学院本科生李欣、张利勤、祝春娜、王维微四人分别保研至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她们四人学分绩点人均3.9+,连续三年奖学金覆盖率100%,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0余项,连续三年均获得校级“三好学生”……如此高“研”值的学霸宿舍都有哪些学习经验和成长秘籍?
成为教室第一排的常客
记者了解到,大学期间第一堂课,她们就不约而同地产生了坐在教室第一排的想法,此后,四人成为了教室第一排的常客。坚信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指导实践的基础,因此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专心学业,成了四人的好习惯。
虽然她们学习的地点有教室或图书馆,但每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她们都会在回到寝室后一同讨论。如果难题没有解决,四人也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与老师的交流沟通也成了学习中的一种乐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不断努力,她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平均学分绩点班级前列,连续三年奖学金覆盖率100%,累计获得16次奖学金,共计50000元。
做最合拍的“科研搭子”
在取得优异学业成绩的同时,她们四人也会积极参加科研竞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大二时,她们主动加入到实验室学习相关实验操作。虽然四人在不同的实验室,但总会相互分享科研中的经验,相互学习,包括如何合理制定实验计划、查阅文献、完善实验报告等等。由此,不同的科研经历也让她们碰撞出不一样的思路。
此外,她们还经常相互组队参加科研竞赛。李欣熟练运用化学软件,张利勤实验时更为细心,祝春娜查阅文献经验丰富,王维微书面工作得心应手。四人结合各自特长,分工明确,做最合拍的“科研搭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们累计获得十余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
“通过参加这些科研竞赛,不仅锻炼了我们每个人的科研能力,还使得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一起克服困难获得奖项时的喜悦心情,至今都让我们记忆深刻。”张利勤表示。
大学四年,她们不仅是朋友更是家人,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已然成为习惯,不仅是志同道合的“学习搭子”,更是生活中彼此照顾的挚友。李欣作为寝室长,心思细腻,总会在寝室常备感冒药,以备不时之需。她们互相关心、彼此牵挂,总是为过生日的小伙伴准备惊喜,满满的“仪式感”。对于未来,王维微认为,相信自己的选择,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坚定走好脚下的路,一定能拨开前方的雾。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