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在合肥市包河区跟随一名调查员进入被调查户,见证时间利用调查。5月11日,全国第三次时间利用调查启动,安徽省138名调查员将进入全省1379户被调查户进行时间利用调查。时间利用调查是一项什么调查?有什么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相关工作人员。
【背景】
什么是时间利用调查?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工作人员介绍,所谓时间利用调查,是从居民时间利用的视角,通过采集调查区域内居民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活动信息,反映居民在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有酬劳动、无酬劳动、个人自由支配活动、交通活动和学习培训等各项活动中的时间投入。
我国曾于2008年、2018年开展过两次时间利用调查。与前两次调查相比,此次调查首次将调查范围拓展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使用统一抽样方法抽选3.85万个城乡居民家庭参与调查。此外,和前两次时间利用调查的调查对象为抽中调查户内15周岁及以上常住成员不同,此次时间利用调查对象扩展至6周岁以上常住成员。“这也说明,国家相关方面对少年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时间利用情况更加关注了。”
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采用二相抽样方法,即以全国住户收支和生活状况调查分省样本为一相样本,再根据时间利用调查抽样目标及样本量需求,从中抽取二相样本,即本次时间利用调查样本。由国家统计局统一抽选样本,安徽省被抽中了1379户。据悉,此次时间利用调查全省共有138名调查员参与这项工作,差不多一名调查员负责10户入户调查。
【现场】
完成一户调查约20分钟
“请问您几点起床?”7点半起床。”“起床后您做了哪些事?”“简单洗漱后,我出去遛狗了。”……5月13日下午,在合肥市包河区青年小区里,调查员吴雪昭进入被调查户杨远霞家中,开始信息调查工作。
“我们需要了解被调查户一天中从0时到24时,每15分钟一个单元的时间利用情况,所有信息都要填表上传。”大约20分钟,该户时间利用信息采集结束。吴雪昭表示,这次是比较顺利的。回去以后,她要对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发现问题,还要“返场”对信息进行完善。
记者在“时间利用调查日志表”中看到,调查活动类别分为“睡觉休息、个人卫生护理、学习培训、家务劳动、陪伴照料家人”等13个大类,其中有7个大类还有细分项。比如“文化休闲娱乐”大类,又被细化为“阅读书报期刊、看电视、刷视频等视听娱乐、游戏消遣放松”等小类,非常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
【意义】
有助于科学制定民生政策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真实、准确了解我国居民时间利用情况,客观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模式变化,为改善民生福祉、科学制定社会民生政策提供详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对于衡量人的全面发展、反映居民共同富裕和改进公共服务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第三次时间利用调查将于5月31日结束。所有调查数据经审核处理后,上报国家统计局,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发布。届时,将通过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向社会公众发布主要调查结果,更为详细分类调查结果将通过《中国时间利用调查年鉴》等资料进行发布。“这些工作、休息、休闲、学习的时间分配数据,将会成为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分析报告素材,未来可能对国家相关决策产生影响。”上述工作人员表示。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