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
黑话躲避监管、食品能治百病
直播间“神药”还在收割老年人
  “马上就到517了,就是‘我要硒’,是全民科学补硒日。”网络直播间里,主播一边展示商品,一边拿起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抗癌之王”的字样。
  今年4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在直播营销中,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主播不能张口就来,然而,在短视频平台上,大量主播带货时利用老年患者急切治病的心理,鼓吹食品能“包治百病”,收割老年人。
   【乱吹】不得劲就能吃的神药是糖果
  “马上就到517了,就是‘我要硒’,是全民科学补硒日。硒是什么之王?哥哥姐姐们看这里。”在某直播间里,主播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张网页截图,写着“生命的火种”“长寿元素”“抗癌之王”等。在主播口中,这一枚枚绿色的硒片简直“包治百病”。
  100多元就能买到的“长寿元素”“抗癌神药”,猛一听颇有诱惑力,直播间显示的月销量在6000单以上。从商品评论看,老年消费者不在少数,有的一次购买十几瓶,“给全家人都吃上”。
  然而,记者在外包装上看到,该硒片并非药品,而是“压片糖果”,配料表中排在首位的是山梨糖醇,一种不挥发多元糖醇,常被用于食品中作为甜味剂、保湿剂等。
   【伪装】躲避禁用规定疾病都有小名
  广告法明确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直播间里的主播们是如何绕开监管的呢?近期,网友“翻滚吧花花”发布的一则视频,揭开了秘密的一角。
  “翻滚吧花花”称,自己为给母亲治病已负债20万元,母亲却将买药钱全部花在了直播间,购买某百万级主播张某口中“防癌”化妆品。“让你的家庭再也碰不到这个字,两个点、一个广、三个口、一个大山的山。”据“翻滚吧花花”晒出的截屏记录,直播中,该主播并未直接说出“癌”这一字眼,网友们却依据其描述,在评论区齐刷刷地打出了“癌”字。
  记者连续数日蹲守多个直播间发现,明示或暗示食品、护肤品等具有治疗疾病功效的主播们,一般不会直接说出与疾病相关的字词,而是使用各种各样的代号,故意不好好说话。
  【声音】万物皆可播时平台应加强监管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直播带货中主播的口播宣传到底算不算商业广告、什么时候才构成商业广告,目前仍未有定论。
  陈音江解释,如果不构成商业广告,就算存在虚假夸大宣传等问题,也是事后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承担虚假宣传的责任。而一旦构成商业广告,就要纳入事先监管,受到更多且更具体的法律条文的约束。
  今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正式生效。《条例》通过将规范性文件《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上升为法定义务,明确了平台、直播间和主播“人人有责”。
  “网络直播平台对规范主播行为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实时监控等数据手段对内容进行审核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信息的真实性。”陈音江谈到,如今“万物皆可直播”,面对海量主体,事前监管压力不小,但从消费者角度,缺少了事前监管的守门把关,加上大量主播和经营主体的素质参差不齐,遭受各种虚假夸大宣传欺骗或误导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