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动物咬伤警惕狂犬病
天气渐热门诊量增加,专家提醒及时处理
  
 5月16日,市民在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缴纳狂犬病疫苗注射费用。

  日前,三岁男童因被狗咬伤后在18天内不幸去世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男童的去世原因调查结果尚未公布。
  随着天气逐渐转热,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的动物咬伤门诊就诊量也开始增多。针对这一现象,记者采访了专家,以了解除了猫狗之外,还有哪些动物咬伤后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咨询了被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专家特别提醒,被动物抓咬后,除了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外,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免疫门诊接受专业处理。这样的处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风险,保护被咬伤者的健康。
  近期动物咬伤门诊量显著增加
  5月16日中午,记者探访了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的动物咬伤门诊,发现不少市民正在排队等待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中大多数是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接种。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院动物咬伤门诊的主治医师陈尊元表示,近期门诊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市民数量显著增加,这主要与天气的变化有关。自四月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猫狗等动物变得更加活跃,而市民的衣着开始变得单薄,因此被猫狗抓伤、咬伤的几率也在增加。
  记者了解到,近期前来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因为被家养的宠物猫狗抓伤或轻微咬伤。陈尊元医生强调,狂犬病是一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的疾病,因此建议大家不论是被流浪猫狗还是家养宠物猫狗抓咬伤,都应该及时接种疫苗。
  他特别提醒市民,在与小动物互动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要主动招惹陌生的动物,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动物咬伤后,应及时处理
  当被猫狗等动物咬伤后,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呢?陈尊元医师强调,除了接种狂犬病疫苗外,第一时间清理创口至关重要。他提醒说:“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并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免疫门诊接受专业处理。”
  陈尊元还指出,除了狗之外,被猫、野生狐狸、獾等动物咬伤也存在狂犬病风险。他强调:“狂犬病是有潜伏期的,潜伏期的长短与伤口进入的病毒量、咬伤部位及是否处置得当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无论被何种动物咬伤,都应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动物咬伤无出血,仍需警惕
  陈尊元指出,即使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伤口无出血,也不应掉以轻心。
  他强调,狂犬病一级、二级和三级暴露的处理方法各异。一级暴露指与动物接触和喂养,无皮肤破损,无需处理;二级暴露指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建议立即处理伤口,在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于三级暴露,即严重的穿透皮肤咬伤,尤其是头面部咬伤,发病风险更高,需先处理伤口,再接种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进行阻断,最后缝合伤口。陈尊元提醒市民,在与动物互动时要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叶晓徐琪琪/文 李徽/图实习生张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