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
武王墩墓发掘有重大发现
出土的青铜大鼎口径88.9厘米,超过“楚大鼎”;专家分析墓主可能是楚考烈王

武王墩墓出土的铜甗。


武王墩墓出土的銗镂。


武王墩墓出土的铜簠。


   武王墩墓出土的铜鼎及其内部猪骨出土状况。(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铸客大鼎是安徽博物院镇馆之宝,也叫“楚大鼎”,鼎口口径87厘米。而淮南武王墩墓东一室南端放置的大铜鼎,此前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5月18日,央视直播了这口铜鼎从顺利出土到进入实验室的过程。19日,经过一天的清理和保护工作,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表示,经过实验室再次测量,该铜鼎口径达到88.9厘米,超越“楚大鼎”。
   第二阶段发掘成果对外发布
  “楚大鼎”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400公斤,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李三孤堆的楚幽王墓,是首批禁止出国出境的国宝。
  今年4月16日,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首次向媒体开放,发布阶段性考古发掘成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武王墩考古项目负责人宫希成介绍,当时已提取漆木器、青铜器等编号文物超过千件,包含青铜礼器、生活用器、漆木器、乐器、俑等珍贵文物。其中,漆木器数量、种类都是空前的,尤其是东一室南端放置的大鼎粗测口径超过88厘米。
  5月18日,武王墩墓考古发掘项目向社会发布第二阶段发掘成果。
  目前,椁室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北、西部四个侧室(分别编号北一、二室、西一、二室)发掘完毕,东一室、南二室发掘工作正在进行中,提取各类文物3000多件(组),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北一、二室被盗扰严重,仍然提取出600余件(组)器物,多数为琴瑟等弦乐器,出土的编钟架横梁保存完整,上有悬孔14处,与追缴的青铜编钟数量吻合。南一、二室出土漆盒、耳杯、盘、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铜箭矢。西一、二室遗物以漆木俑为主,还发现木车、乐器和少量遣策类竹简。木俑有200多个个体,分立姿、坐姿等不同姿态,部分木俑佩木剑。东一室以青铜器为主,目前已提取青铜器150多件(组),器类有鼎、簋、簠、敦、钫、壶、甗、豆、鉴、釜、盘、尊缶等,青铜礼器组合保存完整;与青铜器同出的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饮食宴享起居用具。
  九鼎八簋彰显墓主尊贵身份
  5月14日,安徽省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等单位专家,深入研究讨论武王墩墓时代、性质与价值内涵。
  专家认为,武王墩墓出土文物的形制、纹饰、组合等具有战国晚期楚文化的典型特征。结合墓葬规模、结构、出土文字材料与文献史料等综合分析,武王墩墓主身份可能是《史记·楚世家》记载的楚考烈王。武王墩墓考古成果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武王墩墓考古和保护利用将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目前该墓葬发掘工作过半,已出土文物3000余件(组),尤其是出土了超过150件(组)青铜器,其中更有“九鼎八簋”的制式彰显商周礼仪和武王墩墓等级。最重要的中室发掘工作将于今年六月份进行。
  最受关注的是东一室提取的青铜大鼎。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表示,该大鼎属于楚国独有束颈折沿鼎,这件鼎也是东一室提取的最后一件青铜器。
  央视直播了这件备受瞩目的大铜鼎从打包出土到运往实验室的过程。在19日的直播中,武王墩考古实验室负责人张治国表示,经过一天的清理和保护,实验室对该铜鼎进行了测量,该铜鼎口径88.9厘米,超过“楚大鼎”。现场发掘人员表示,包含鼎内残留物(动物肩胛骨等残留),该鼎重量超过400公斤。综合央视新闻报道 

   □相关新闻
  部分青铜器上发现文字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在进行中。随着文物保护清理工作的展开,部分青铜器上陆续发现了文字。
  今年4月初,随着武王墩主墓(一号墓)椁室内的积水抽取完毕,个椁室内的随葬器物显现出来,其中位于最东侧的椁室内,埋藏有大量青铜礼器,包括青铜鼎、青铜壶等,种类齐全、器型多样、保存完好。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二组组长路国权表示,之前提取出来的一个铜鼎口沿部分,发现了有一个字,有一个铭文,目前看是“豊”字的可能性大一些。由于是单个文字,缺乏上下文语义背景,这个“豊”字到底有什么含义,不同的专家对此有多种释读。“既有可能标识的是鼎的功能,鼎用来做什么的,它里面盛的是什么食物,也有可能是青铜器工匠的名字。”路国权介绍。
  不过,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考古一组组长张闻捷认为,他个人更倾向于是一个人名,就是铸造这个青铜器的铸客的名字。
  专家介绍,“铸客”,通常指从其他诸侯国来到楚国的青铜铸造工匠。战国末期,楚国在秦国军事进攻下,先后东迁国都至“陈”城和“寿春”城,楚国的工艺技术如同其国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外来的“铸客”便参与进青铜器铸造事业。
  考古专家表示,随着后续铭文出现和释读工作开展,武王墩墓青铜器铭文,有望带来新发现。
  此外,考古队员在武王墩墓椁室内提取出一件“铜圆壶”,壶盖上站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鸟,造型生动别致。考古队员将这件器物提取出土时,给它命名为“立鸟盖铜圆壶”。张闻捷表示,这个壶的形制,以前在楚墓中并不常见,“我看到出土的时候感觉非常意外。”张闻捷分析,楚国都城东迁到了淮水流域,跟本地区部族联系更为密切,受到一些本地区文化的影响,可能出现了一些全新的器型。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