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资料图)
无人机拍摄的直升机事故现场图片。
伊朗民众为莱希祈祷。
据伊朗媒体19日报道,一架载有伊朗总统莱希等高级官员的直升机19日在伊朗西北部东阿塞拜疆省发生硬着陆事故。伊朗国家电视台当地时间20日发布消息称,伊朗政府内阁就伊朗总统莱希等人在直升机事故中罹难一事发表声明。声明中,伊朗政府内阁对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的罹难表示哀悼。声明表示“我们向国家和人民保证,将继续莱希总统的前进道路,国家的治理不会受到干扰”。
目前搜寻遗体的工作已经结束。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宣布伊朗将进行为期5天的公共哀悼。
恶劣天气影响救援行动速度
当地时间5月20日凌晨,伊朗红新月会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就伊朗总统莱希乘坐的直升机发生事故发布相关公告,披露了当时的搜救措施。根据土耳其无人机在伊朗塔维尔村探测到的两个热源地点,共有73支救援队参与到事故直升机的搜救工作,其中23支配备专业设备的救援队已经从首都德黑兰以及周边省份派出。
事故发生在伊朗东阿塞拜疆省的瓦尔扎干地区,该地区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天气恶劣,很多地方车辆难以行驶,救援团队只能通过步行在该地区进行搜救。另外,当地的降雨和大雾天气导致能见度非常低,这影响了搜救行动速度,这些客观因素给本次救援和搜索带来了困难。
红新月会负责人表示,伊朗总统等人所乘的失事直升机中遇难者遗体在进行整理和清洁后被转移至大不里士的公墓。伊朗政府内阁举行了特别会议,将会宣布伊朗总统莱希等遇难人员的葬礼安排。
伊媒体称直升机撞山坠毁 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总统的直升机队由3架直升机组成,事发时正从霍达阿法林县前往大不里士,参加一个石化综合设施的落成典礼,另外两架已经安全抵达目的地。当天早些时候,莱希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一起参加了霍达阿法林县的水库大坝落成仪式。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讯社报道称,前一日在伊朗西北部坠毁的直升机上共载有9人。除伊朗总统莱希外,还包括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东阿塞拜疆省长马利克·拉赫马蒂这两名官员。此外,还有一名伊玛目,以及5名机组人员和安保人员。
伊朗法尔斯通讯社当地时间5月20日披露了一段救援人员用无人机拍摄的总统直升机事故现场视频。伊朗媒体报道,总统莱希所乘直升机是撞山坠毁。当地时间20日,伊朗救援团队使用无人机对直升机事故现场进行探测。救援人员说,直升机的螺旋桨以及驾驶舱被烧毁,通过热成像,救援人员无法探测到温度。据悉,伊朗总统莱希等人乘坐的直升机是美国生产的贝尔-212直升机,该直升机的服役时间已经很久。
中国等多国愿为救援提供支持
事故发生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文,祈祷莱希及随行人员能平安回家。他表示,伊朗民众无需担心,国家和政府的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表示正在关注有关报道,希望莱希及随行人员平安无事。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和总理谢里夫、印度总统莫迪、伊拉克总统拉希德等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帖为莱希祈祷。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9日说,土耳其愿为搜救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援”。土耳其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已调集所有必要的支援力量。应伊朗请求,土耳其军方当晚出动一架无人机和一架具备夜视能力的搜救直升机,土耳其灾难和应急管理署派遣32名山地搜救队员和6辆救援车辆,帮助伊朗搜救。
俄罗斯也计划派遣2架特种飞机和50名专业山地救援人员前往坠机现场。
欧盟危机管理专员莱纳尔契奇说,应伊朗请求,欧盟也启动了卫星测绘服务协助搜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正在密切关注相关事态,并将为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中方将继续支持伊朗政府和人民维护独立稳定和发展,愿同伊方一道进一步深化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美官员:暂无证据表明是谋杀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硬着陆”事故发生后,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
“伊朗西北部的坠机地点天气非常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仍在进行全面调查。”舒默说。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晚报报道
□相关新闻
第一副总统将暂时管理政府
伊朗政坛未来将有哪些关键节点? 当地时间20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高级官员在直升机事故中罹难表示哀悼。他同时表示,根据伊朗宪法第131条,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将负责暂时管理政府,穆赫贝尔有义务在最多50天内与议长和司法总监共同安排总统选举。
然而莱希的遇难,引发了外界对伊朗政坛未来走向、新总统选举流程以及伊朗最高领袖接班人选等诸多问题的关注。
50天内安排新总统选举
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第131条,如果总统在任期内去世,第一副总统将接替,并得到最高领导人的确认,最高领导人在所有国家事务中拥有最终决定权。由第一副总统、议会议长和司法机构负责人组成的委员会必须在最多50天内安排新总统的选举。
“未来几十天,伊朗的重心应该是:一方面加强对国内民众的安抚工作,另一方面会转移到筹备新总统的选举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韩建伟分析称。
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表示,人民希望新一届政府兑现承诺,伸张正义,打击腐败和反对歧视。新政府将努力通过解决经济问题改善民生。对外方面,他主张同邻国以及友好国家展开深度合作,以抵消美国制裁给伊朗带来的影响。莱希上任后不久于当年8月任命穆赫贝尔(MohammadMokh⁃ber)为第一副总统,成为自该国1989年宪法修改以来第七任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与莱希都属于强硬保守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伊朗大选原计划于2025年进行。
温和派是否还有机会?
当前,伊朗对内对外都处于较为关键的敏感时期:一方面其深度介入巴以局势,在国际上与以色列、美国对抗不断加剧;另一方面,伊朗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民生问题,刚刚结束的议会两轮选举,民众参与率极低,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民众对政府的态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据中东新闻和分析的独立报道机构AI-monitor消息,伊朗前总统、改革派代表哈桑·鲁哈尼最近在一封公开信中,强烈抨击强硬派将他和其他温和派人士清除出负责挑选哈梅内伊继任者的重要神职机构。
“短期内(哈梅内伊)控制伊朗局势应该问题不大,但从长期来看,如果选不出一位称心如意、如莱希一样的强硬保守派总统,那么未来伊朗总统大选可能是之前被打压边缘化的各派重新谋求政治权力的机会。伊朗就存在重新陷入派系纷争的可能性,未来政治的走向将充满不确定性。”韩建伟分析道。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丁隆看来,过去10年里温和派势力在伊朗政坛已被大幅削弱。一方面是强硬派的打压,另一方面是温和派在民众中没有什么人气,没有给伊朗经济和民生等问题提出发展方向。“未来伊朗总统和最高领袖接班人的人选,会是伊朗政坛比较激烈的斗争,但这个斗争主要在强硬派内部。”丁隆说。
综合澎湃新闻、央视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