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读书,有“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如今,阅读已不仅是承继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家风传统,全民阅读更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合肥市包河区淝河镇,引领风潮的文化品牌、层层接力的文化阵地、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全民阅读成为新风尚。“书香淝河”建设不断推进,群众在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同时,更能感受生活之美。
打造文化品牌 引领阅读新风尚
练书法、打太极、学舞蹈……家住淝河镇的李阿姨每天有些忙,除了买菜做饭,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镇上的老年学校。三四门课一起学,虽然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李阿姨却整天乐呵呵的。
在淝河镇,“老有所学”行动已经成为老年居民心中的“品牌”。老年学校里的课程和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不仅可以学书画、舞蹈、葫芦丝,还新增了民族舞、象棋等多种课程。部分居村老年学校还增设了智能手机操作、手机摄影、医疗保健等课程。“我们是根据老年学员的需求设置课程,把老年教学和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近日,由淝河镇推送的葛大店社区老年学校舞蹈普及公益课及镇老年学校健身气功普及公益课分别获得公民素养类、养生保健类“安徽省社区教育优秀课程”荣誉。
无独有偶,淝河镇的另一品牌“红苗苗”也日渐红火。
就在前不久,一场别开生面的全民阅读活动在淝河镇举行。通过公益视频讲述什么是“扫黄打非”,如何做个“扫黄打非”小卫士;诵读国学经典,重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自辖区中小学的学生代表们欢聚一堂感受阅读的力量。
实际上,“红苗苗”创办的初衷,就是让少年儿童通过阅读看见更大的世界。
比如,“红苗苗”学节气,结合二十四节气主题,通过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绿书签”活动等形式的阅读活动,将趣味性、经典性、知识性与实用性融为一体。
为满足青少年儿童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淝河镇综合文化站成立了“红苗苗”系列未成年人阅读项目,通过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阅读行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除了学节气外,还有“红苗苗”学党史、“红苗苗”科普小课堂、“红苗苗”学雷锋等。
“一老一小”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淝河镇围绕居民的基本需求打造文化品牌,用阅读引领社会发展的风潮。在2023年“书香包河、十全十美”全民阅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淝河镇综合文化站的“红苗苗”系列未成年人阅读行动项目获评“最美阅读推广项目”。
搭建文化阵地 让阅读无处不在
王静是淝河镇老官塘社区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在管理书屋的三年多时间里,她对书屋的每一本书了如指掌,总能为居民细致耐心地介绍书籍内容,鼓励他们积极阅读。
如今,农家书屋已经成为辖区居民常常光临的地方,还有各种阅读分享会,文化活动十分丰富。
在滨江花月小区三期一栋,葛大店社区的城市阅读空间——悦·书房滨江花月书院公共服务区域超600平方米,藏书超过5000册。这里不仅有成人和儿童的阅览区,还有活动区、自习区、多元文创区等功能分区,读者可以直接借阅合肥市图书馆和包河区图书馆的图书,十分方便。2023年,滨江花月书院读者接待量达到53138人次,年度外借册次22352册。
阅读,在淝河已然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近年来,淝河镇以便民惠民为导向,突出公益性质,充分发挥阅读空间、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作用,开展主题化、分众化、品牌化、经常性全民阅读活动,深化“书香淝河”建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为建设“活力品质新中心,时尚气质新淝河”提供智力支撑、注入精神力量。
在包河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主办的2023年“书香包河十全十美”全民阅读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中,淝河镇人民政府获评“最美书香机关”,滨江花月阅读空间获评“最美阅读推广组织”,仁和佳园幼儿园获评“最美书香校园”等荣誉。
接下来,淝河镇还将在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中提高思想水平、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我超越,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让群众品味悠远书香,传递阅读力量。
丰富文化活动 让文明浸润人心
今年3月,位于江村路上的和悦云庭小区内响起了一阵阵喜庆的锣鼓声,2024年淝河镇春季“村晚”暨黄镇村第八届农民春节文艺汇演在群众的期待中欢乐开演,黄镇村村民们齐聚一堂,热热闹闹迎接龙年的春天,共同欣赏时隔4年的文化盛宴。
热闹的“村晚”又回来了。自2013年起,黄镇村的“村晚”已连续举办七届,群众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着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淝河镇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完成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等,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生活。
与此同时,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也活跃在各个文化阵地。
在葛大店社区,“闪亮明天”舞蹈队有着众多“粉丝”。这支来自于自发性广场舞的团队,自2013年春天正式成立以来,获批社会组织备案,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支较完善的文艺团队。下设有舞蹈队、健身球队,人员有23人之多。
“我们以健身娱乐为主,用我们的舞姿和爱传递着现代生活的文明时尚,展现老年朋友们幸福健康快乐的生活。”舞蹈队相关负责人说。
对业余文艺团队,淝河镇也做好管理与服务。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柔力球、广场舞等群众文体队伍参加培训班,不断提升基层文体队伍的管理服务水平。同时,积极申报包河区优秀文艺团队,做好辖区文艺队伍考核材料,“再回首”艺术团、“闪亮明天”舞蹈队获得优秀业余文艺团队称号。
文化大舞台,承载着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也承担着百姓安居乐业之梦。在淝河,文化之美通过多种形式浸润人心,已成为淝河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胡伟杰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吴碧琦刘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