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深山、结远亲,一条“捐资助学”的山路,安徽边检总站已走了21年。11岁的小兰收到助学金和生活用品,红了眼眶。热爱音乐的小李在资助下实现弹古筝的愿望,已拿到五级证书。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获悉,不仅越来越多的民警辅警自发加入到捐助行列,一项延续了21年的善举,当年的“受助者”也在悄然蜕变为“助人者”,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社会。
收到助学金女孩红了眼眶 5月22日,安徽边检总站“爱心助学团”代表团再次启程前往霍山县漫水河镇。当天7点半出发,经过216公里的跋涉,11点到达。
“每年边检的叔叔阿姨都会满足我的微心愿。”当接过移民管理警察们送来的助学金和生活用品时,11岁的小兰红了眼眶。身处单亲家庭,父亲在外务工收入不高,奶奶患有胰腺癌、糖尿病、脑梗等病痛,成绩优异的小兰是家中的希望。每年边检叔叔阿姨的到来,是她的期待,也鼓足了她学习的劲头。
入深山、结远亲,这条山路,安徽边检总站已经走了21年。
自2004年开始,安徽边检总站(原安徽公安边防总队)响应“春蕾计划”号召,陆续将身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霍山县漫水河镇李家河、安家河、黄家湾、道士冲等山区小学,确定为“心连心、手拉手”爱心基地,每年在“六一”前后开展暖心助学活动。
热爱音乐,她已是古筝五级 2019年,作为助学团的一员,女警王雪来到安家河村。“当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她上台唱了一首歌,唱得很好,特别有感染力。”王雪向记者回忆,第一次见到小李,得知其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家庭较为困难后,她以个人名义和小李结成对子,每年进行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现在,小李已进入中学就读。她还多次将小李接到警营和家里做客,为她打气加油,并购置书本和衣物。
“我问她有什么爱好,看能不能帮助实现。”王雪告诉记者,小李提到喜欢音乐,想学古筝。她在征求小李父母意见后,每个暑假出资1000元,资助其学古筝。
“她的妈妈会给我发视频,有比赛的,也有考级的。”王雪说,小李已拿到古筝五级证书,前两天刚收到小李妈妈感谢的留言,表示“这么多年也没能回报什么”。她直言自己只是尽了绵薄之力,希望帮助小李完成梦想。
21年捐资助学累计超75万元 在今年的助学活动现场又一次戴上红领巾,安徽边检总站政治处主任赵岩松很激动。从第一次参与爱心接力活动,到现在两鬓微斑,他说会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记者了解到,21年来,总站累计捐赠助学金、教学用品、文体生活用品等各类物资达75万余元。此外,总站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资助对象由上学期间的女童,拓展到正值学龄的男女童;资助范围由小学生、初中生,扩大到高中生、大学生;资助项目由学习用品延伸到援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助力越来越多的山里娃学到了知识,走出了大山,成就了梦想。
“做一件好事容易,始终做好事难。感谢安徽边检长期以来给予的帮助。”漫水河镇中心学校校长杨昕表示。
有受助者已成为助人者
不仅越来越多的民警辅警自发加入到捐助行列,一项延续了21年的善举,当年的“受助者”也在悄然蜕变为“助人者”,用自己的方式感恩社会。
“我要做一个传承者,让这份爱心传递下去”,2020年开始,当年的“受助者”,如今已成长为国家公职人员的小何做出“持续20年,每年捐赠1000元现金及助学物资”的承诺,成为这场“爱心接力”中的一员。
记者了解到,今年,安徽边检总站首次将省内下辖的6个边检站纳入爱心助力活动中,在全总站范围内开展“情系老区 温暖筑梦”爱心捐助活动,共筹得善款55740元。
据介绍,捐款将分两阶段,用于漫水河镇中心学校以及资助十户家庭困难学生,第一阶段总共向漫水河镇中心学校捐赠爱心款物45000元。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赵琳 通讯员 魏振军李德华李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