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笔下的雨巷凄清静默,深掩彷徨迷惘;而我记忆中的长巷,是童年的载体,是厚重而难言的回忆,是我晃悠着身子穿行时闻见不知哪户的饭菜香。家乡的长巷虽不曾有雨巷那般著称,却也是小火慢炖般悠然的岁月,是真正属于我的人间烟火栖息地。
小昊子和阿琴是我童年时的两个玩伴。阿琴常穿着漂亮的花衣裳,梳着两条大麻花辫,在巷口转悠着,好似在炫耀和显摆;小昊子也许过分顽皮,所
以记忆里的他常穿梭于巷道,乐此不疲。而我,是这长巷的追随者。某一年秋,阿琴搬出了充满童年的游乐嬉笑声的长巷,小昊子和他的家人也远走他乡。自此之后,长巷的热闹开始消失,或许这也是宿命。那巷尾的海棠花盛开于春日旋又凋败,那纷扰的嘈杂声再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四季轮转,在时光的转角,长巷的故事仍在书写。也许是躺在摇椅中盘点着空中星辰的我不再童真,也许是闻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倔强重复,而巷子里走街的外来贩的重归一载又一载……物是人非,不变的是长巷。
回到长巷我感到有些许寂寥,不知是为友人的各奔东西而伤感,还是为长巷的冷冷清清而困惑。我因生病而回乡,曾想为长巷添上一口热乎气儿,可日子在一声声叹息里挨过,又在叹息的影子中略过了,大抵应了那句“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我也确有所悟,逝去的终将逝去,重来的依旧重来。长巷仍是我荏苒时光中莅临的惊鸿客,我与它的不解之缘从儿时开始书写从未终章。日子在不声不响中迈过,父亲鬓角的白发又多了几簇,我以为挨过冬便是春暖花开,哪承想还会遇见寒气袭人。或许人生太匆匆,世事变化亦无常。
生活在江南应是很美,春看花,夏品茗,秋赏菊,冬看雪。长巷旁的徽派建筑隐去了痕迹,幽长的径道为长巷的烟火气所留,不再见时常的客串,吵闹声稀少。渐渐地,这份黯淡让我把对长巷的留恋埋进心间,把与长巷的缘记在心里,有时间拿出来看一看……
安徽省绩溪中学高二(8)班 张雅洁
指导老师:王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