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
白就白吧
□黄山 吴兆敏

  陈思呈/摄
 
  遇到很久不见的熟人,一见面常会问我:头发怎么又白了?我说:“老了。”或者说:“你去问岁月。”
  近两年流行一个词叫“视觉年龄”。花白的头发总让人觉得老。五十岁那年,有一次去乡下玩,有一个六十多岁的村民问我:你六十了吧?我有六十岁了?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还是强颜欢笑故作镇定地对他说:是的,我六十多了。其后,跟陌生人聊天时,总有人问我“你现在不用上班了吧”“你退休了吧”,早已习惯别人对我年龄的评估,总是会微笑着说:是的。
  记得刚长白发时大概在三十岁,那时女儿两三岁,常叫她帮我在黑发里找白头发。找白发她是认真的,因为找到一根给她一毛钱。只是找半天也找不到几根。四十岁时,不让她拔了,因为白发日渐增多,已无法控制白发增长的猛烈势头。干脆不管了,由它去吧。
  白就白,由它去吧。控制不住白发增长,有一个办法就是染发,尽管治不了本,但至少看起来年轻。有时遇到一些年纪比我大的男人一头乌发好生羡慕,未料对方来一句:“染的”。有时见到一些男人突然头发变白了,一问才知之前的黑发是染的,之所以变白,是想通了,不染了。
  白就白吧。无论如何,我是坚决不染发的。老婆孩子也动员过,但就是不染。我说:我小的时候,我叔叔就是满头白发,没一根黑的。我女儿一辈的人从小到大都叫他“白毛公”。我说:我外甥头发也白了,家族遗传,没办法。我说:你看,某某电视主持人年纪比我小也不染,他还是公众人物呢。我说:反正我也不照镜子,自己看不到白发,本就是老大不小的男人,不影响“市容”,不必引人注目。
  白就白吧,心态好才是真的好。人有四种年龄:视觉年龄、自然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心理年龄一定是最重要的。有科学家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平均年轻13岁,而男性心理年龄更显年轻。尽管视觉年龄我是老年,自然年龄也即将步入老年,但我的心理年龄还是年轻人。
  喜欢在春天里折一枝映山红插在瓶子里让满屋都是春光;喜欢在夏天里像小时候一样去小河小溪逮鱼摸螺;喜欢在秋天里捡一枚或红或黄的落叶作书签;喜欢在冬天里在新鲜的雪地上踩上一行或深或浅的脚印,或打几个滚。喜欢安静,也喜欢热闹,喜欢鼓乐喧天,喜欢烟花满天。喜欢用手机拍拍风景拍拍自己,每天发布一个视频,将美好与温暖传递,喜欢被人阅读、被人点赞、被人关注,遇到阅读上万的会兴奋半天。喜欢用脚步丈量土地,去鲜有人迹的地方寻访过往,去人多的热门景点凑个热闹,喜欢古城古街的商业气息。喜欢跟女儿一道在很有文化韵味的地方点一杯咖啡,坐在那里享受时尚;喜欢大鱼大肉,大快朵颐,也喜欢奶茶的香甜、汽水的冰爽;喜欢跟着女儿坐在夏日的旷野里,听民谣歌手如梦呓的吟唱;喜欢等老婆睡着,与女儿一道偷偷点一堆外卖品尝烧烤的味道……
  白就白吧。岁月是把杀猪刀,但更像一把雕刻刀,在光滑的脸上刻上一朵花,那花的名字叫深沉,叫从容。与其悲叹“春风若有怜香意,可否许我再少年”,不如学学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学学欧阳修——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是一场丰富的旅行,也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