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岁孩子打激素长高后频繁生病”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名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深圳市民何丽(化名)的孩子6岁,身高109厘米,根据“儿童身高数值对照表”属于“矮小”范围。何丽焦虑得整宿睡不着。于是,她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一年的生长激素。
注射之后,孩子的身高从109厘米长至120厘米,一年内长高了11厘米,而没打激素的前一年只长高了五六厘米。可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孩子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却找不到病因。此外,每次上完体育课后,孩子总感觉肌肉酸痛,早晚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症状,而这些情况在打激素前从未有过。而停止注射生长激素后,孩子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正常。
近年来,医学上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的生长激素,在家长圈颇受欢迎。有家长看到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或者想让孩子长得更高,便想到给孩子注射生长激素。
据业内医生介绍,儿童生长激素的全称是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这种生长激素只能用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SGA出生后持续生长迟缓、短肠综合征等,不能擅自扩大治疗范围。
家长们的身高焦虑还催生出代购激素产业链。家长们想方设法在网络上寻求异地、低价拿药渠道,在诸如“长高高生长激素交流群”之类的社交群,不时能见到低价代购生长激素的相关信息。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数十名给孩子注射过生长激素的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虽然身高有所改善,但各种副作用也不少。
北京居民苏青(化名)的女儿小禾今年9岁,身高134厘米。她听从医生建议,让孩子补充生长激素来“追高”。打完生长激素当天,小禾就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头晕呕吐,完全无法进食,必须平躺才能缓解。直到第四天,各种不适症状才有所缓解。
记者从浙江某三甲儿童医院了解到,如果孩子身高严重偏离平均身高,也必须达到疾病状态的矮小才有必要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有些特殊的矮小性疾病不适合甚至禁忌生长激素,如软骨发育不全,生长激素就不太适合;Bloom综合征也应禁用生长激素。
有医生指出,儿童注射生长激素需要指征,不能单纯依据儿童身高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目前生长激素有被滥用的苗头,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内分泌紊乱、肱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等健康风险。
综合《广州日报》《法治日报》《北京晚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