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稻虾共作”迎来好“钱”景
  近日,宿松县孚玉镇六圩村“稻虾共作”农田里,养殖户们将沉在水里的虾笼提起,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顺势滚落篮筐,虾田里一派繁忙景象。
  “我家养殖龙虾已经三年了,现在稻虾养殖越来越有经验了,去年是跟人家合伙养殖的,今年自己单干养殖了八十多亩,五月前后大量上市,请了三个工人帮忙取虾笼,每天都要卖出去一千多斤,采用‘稻虾共作’这种绿色生态种养模式,小龙虾又大又干净,收货的老板特别喜欢,大多未出家门口就被收购商买走了。”提起自家养殖的小龙虾,养殖户王潜枝满脸自豪地说道。
  “稻虾共作”是指在耕作期间,在稻田中沿着田埂挖出大沟,中间种植水稻,实现小龙虾和水稻在同一个稻田里同生共长。此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显著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而小龙虾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在这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中,小龙虾及水稻的品质都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近年来,六圩村依托得天独厚的宜虾宜渔稻田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稻虾共作综合种养发展新模式,促进特色富民产业创新发展,带动群众增收,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下一步,六圩村将继续扩大规模,打造稻虾养殖示范基地,发展集科学养殖、绿色种植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胡建军 郑叟 孙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