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滋养,特色立校。近年来,池州老年大学以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为主线,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当地老年教育持续焕发新活力。就创新措施与实施成效,以及接下来的工作规划,记者专访了该校常务副校长杨义和。
记者: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品质的生动体现,池州老年大学通过哪些措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员提供精神滋养与展示平台?
杨义和:我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融入教育教学中,打造“厚德、笃学、有为、尚乐”校园文化。通过宣传校训、佩戴校徽、传唱校歌,深化“银辉”党建品牌效应,积极拓展“银辉”系列之校园广播、红色影院、书吧、积分超市和展厅的阵地作用。
同时,我校打造“池”阳金秋校园文化品牌,成立校艺术团,打造艺术精品,编排的《我们上学了》《幸福的源头》《我们再青春》等先后登上省、市舞台;承办全市老年教育系统、老干部系统书画摄影作品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演出、主题党日等活动,牵头举办全市老年大学门球友谊赛,举办校运会和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银辉”风采。
此外,我校组建“池”阳金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参与文明创建、“银辉”微课堂送教下基层、义务写春联等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学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2023年,“池”阳金秋志愿服务队喜获全省暨池州市“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团队”荣誉称号。
记者:刚刚您提到,学校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您能分享下学校的特色措施和示范成效吗?
杨义和:我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县区老年大学联合办学,开展互动教学,在池州市光荣院、烟柳园社区等设置教学点,实行“教学点提需求、学校派师资”点单式服务。并牵头开展老有所学“银辉”微课堂活动,建立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问需送策,已推动形成“市校引领、县区发力、基层拓展”的良好发展局面。
2024年,我校进一步拓宽办学渠道,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交流,建好老年教育实践基地;总结与贵池区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经验,进一步拓宽合作办学内容;继续办好社区教学点,打造市民家门口的“老年学校”;推进与池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融合发展,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办、品牌共创。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也在继续深化与池州开放大学的合作,大力开发远程教育,建好安徽老年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共建教学点,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立体教学网络,促进学校办学多元化发展。
记者:请问,2024年,池州老年大学主要从哪些方面发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引领创建老年大学全国示范校,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杨义和:我们深知,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是老年教育品质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将不断加强学习,既练“内功”提高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也将走出去学习,拓展办学视野,增强办学和管理能力,锻造一支有政治品格、有崇高精神、有为民情怀、有担当作为的“四有”队伍。
今年,对照《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实施办法》,我校进一步完善智慧校园设计,优化智慧校区功能、推进智慧助老行动,以现代化手段提升教学水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拓宽社团活动和志愿服务领域,修订完善校“银辉”积分超市管理办法。
同时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计划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此外,建好长三角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试点开办一批游学精品课程,探索打造1-2条具有池州特色的“游学养”精品线路,为老年教育“游学养”活动开展贡献池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