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
荔枝香甜别贪口 当心“荔枝病”
  本报讯 炎炎夏日中,汁水足、果肉甜的荔枝是不少人的心头好,但也有人在吃荔枝后出现头晕乏力、出冷汗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咨询了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儿科主任陈名武。这种大量食用荔枝后出现的低血糖类症状被称为“荔枝病”。
  “荔枝病”,就是吃了大量荔枝而患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在一次性吃了大量新鲜荔枝后出现头晕乏力、出汗、脸色苍白的症状,严重时抽筋、昏迷、休克甚至死亡。据陈名武介绍,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更多见,成人也可能出现。
  甜甜的荔枝在食客看来应该富含糖分,大量进食后为何反而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实际上,荔枝中确实含有丰富的果糖,但果糖是不能直接被人体直接吸收运用的,反而人体在空腹或者短时间大量进食荔枝后,果糖不能及时转化成葡萄糖,还可能会刺激身体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荔枝病具体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的研究发现,荔枝中含有α-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这个成分能使体内的血糖降低,使患者出现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陈名武说。孩子本身身体的调解能力不如成人,所以更容易发生,除此之外,空腹、大量食用,也是导致“荔枝病”的关键。
  陈名武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食用荔枝后发生低血糖的症状,比如突然乏力、出冷汗、脸色苍白,需要给孩子口服葡萄糖或者是白糖水,如果已经抽筋、昏迷,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救治,一般需要注射葡萄糖进行治疗。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于源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