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90后王义强来到长丰县马郢村的第七年,他的创业之路从城市延伸到了这片乡村。他呼吁那些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不要只把目光局限于城市,乡村同样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机遇。他鼓励大家不妨到乡村看一看,或许在那里能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另一片天空。
来到这里创业,就要做出点成绩
王义强与马郢村的结缘,其实是一次偶然的相遇。当时,长丰县正积极推行以助农、助学、助村为宗旨的“马郢计划”。得知王义强有扩大规模的需求后,马郢村的村干部主动向他发出了邀请。双方一拍即合,王义强成了第一批“创客”。
他开展果蔬种植、林下养殖以及农旅业务等多元化经营,并创办了马郢第一家现代农业综合性农场——读蔬·情圆农场。如今,这家农场已成为合肥市亲子游、研学游的重要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发挥品牌和集聚效应,2018年9月,由长丰县杨庙镇、马郢村和王义强团队共同投资的马郢乡村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作为合作社的理事长,王义强不仅管理着自己的农场,更肩负起带领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的重任。
从合作社成立之初,王义强就确立了打造“成长教育高地”和“乡村旅游体验目的地”的目标。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先后开发了农耕体验、非遗空间、主题餐饮等文创旅游产品,逐渐形成了涵盖文创体验、乡村美学、手工制作、劳动实践、科普研学等多业态共融共生的产业生态圈。这些努力使得马郢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2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220万元。
愿意扎根乡村的,都是人才
今年年初,马郢村村委会为马郢创客们颁发了“新村民证书”,这标志着他们从“创客”转变为“新村民”,更加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马郢的建设与发展。
“实现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人才。”王义强深有感触地说。他强调,不论是对于马郢村还是其他乡村而言,如何吸引和留住有志青年返乡创业,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他分享道,合作社最初招聘了许多有创业意向的年轻人和专业人士,但大多数人因难以适应乡村工作的强度和孤独感而离开。
王义强解释说,乡村的夜晚相对安静,缺乏城市里的休闲娱乐项目。尽管短期内年轻人可能享受这种宁静,但长期下来却难以坚持。因此,合作社转变了发展策略,开始招聘本地村民和返乡大学生,利用“本土”力量来壮大合作社。他坚信,只要愿意扎根乡村的人,都是宝贵的人才。
为了帮助新员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合作社组织培训,让他们从简单的讲解、接待开始学起,逐渐摸索并成长。同时,老员工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为新员工提供指导和支持。
想创业,不妨来乡村看一看
近年来,马郢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和增收,还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变化。王义强表示:“‘马郢计划’的初衷是解决乡村‘一老一小’的实际问题,通过志愿服务改善城乡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为此,他联合高校、单位,围绕周边乡村的实际情况,策划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例如,在杨庙镇的十井小学,由于教师资源不足,三点半课堂难以开展。得知这一情况后,合作社连续两年为学校举办麦田书法展,让孩子们在参与中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在吴山镇的一所乡村小学,合作社与某银行合作,打造音乐教室,让孩子们挑选并学习喜欢的乐器。王义强说:“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形成自己的音乐节目,我们计划邀请他们在明年的马郢村村晚表演。”
来马郢村七年了,王义强感慨道:“我很珍惜这几年的时间,让我在乡村这片热土上看到了更多更好的风景。”他表示,与乡村的融入越深入,发现可以做的事情就越多,回馈给自己的也越多。因此,他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不要只关注城市,乡村同样是一片充满机遇的蓝海。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姚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