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II03版
发布日期:
燃!燃!燃!
合肥市育新小学实践探索“体教融合”,“一校多品”结硕果








  一直以来,百年老校合肥市育新小学作为合肥体教融合先行者,倡导“人人体育”,坚持“育体育人”理念,创建了“小星星”体操特色课程,进行体育项目普式培训,发展校园篮球特色,提升体育专业技能训练等等,充分释放体育教育力量,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的特色化道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创建“小星星”体操特色课程
  ——“人人小星星,颗颗亮晶晶”
  百年的历史沉淀,育新小学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实干中求跨越。学校倡导“人人体育”,即人人重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理念。
  “我们学校从2020年开始打磨和完善体育教学,确立了‘体操’作为‘教师精研精教,学生精学精会’的专项运动技能,初步形成特色体育课程——小星星体操课程。”安徽省教坛新星、合肥市育新小学体育教师李尔敏介绍,课程核心理念是“人人小星星,颗颗亮晶晶”,寓意“人人有潜能,个个能发展”。
  李尔敏说,当前在一至二年级,学校开设了8个基本运动技能学习主题作为学生学习特色课程的能力储备阶段。自三年级第一学期全员必修“小星星”体操特色课程,每学期18+课时。除此之外,每学期剩余课时,由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内容,在确保落实两项重点学习项目的基础上,努力提供个性化的“课程菜单”。
  全员劈叉、倒立、成桥、攀爬……这些课堂上所教过和学过的体操项目、8项基本运动技能及个性化内容,都是大课间主要练习内容,让大课间成为课堂的延伸,另外每年都会根据这些内容设计人人都参与的“全员运动会”。“形成‘学在体育课,练在大课间,比在运动会’的模式。”李尔敏说。
  普式培训+专业技能训练
  ——让学生毕业后get两项体育技能
  育新小学探路体教融合,正是在回归教育的应有之义。“让每个孩子都站在操场的‘C位’。”合肥市育新小学体育教研组组长徐娜娜说,学校坚持“育体育人”的体育理念,以“强体健心”特色发展为引领,在着力抓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进行“教体结合”的实践探索,将体育的精神内化,升格为学校文化,有力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
  近年来,育新小学以校园篮球为拓展点,扩延学生技能范围,旨在让育新学子在育新六年的学习中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一项艺术特长。
  育新小学强大的体育师资也是坚强后盾,14名专职体育教师中,二级及以上体育运动员就有5名,合肥市级骨干教师3名,省级教坛新星1名,市级教坛新星2名。
  在育新小学,超过1/3的社团是体育类,开设了啦啦操、武术、篮球、游泳、足球、跳绳等17个社团,这是“一校多品”在该校生根发芽并且硕果累累。
  比如,2023年8月,第九届世界武术传统锦标赛,育新小学作为安徽省唯一一所参赛学校代表队,摘得两金九银21铜,集体三等奖的佳绩;在2020-2021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中拿下冠军;还培养出一名国家一级运动员(游泳项目)。
  五育融合“火力全开”
  ——让孩子享受自信人生
  “‘无体育不清华’,其实,在育新也是一样的道理。”合肥市育新小学校长姚庆说,育新小学通过课程、活动、竞赛等探索体教融合多种途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从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此外,在育新小学,为了让学生全面成长,享受自信人生,五育融合可谓“火力全开”。学校打造特色系列课程,如少先队课程、阅读课程、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程等等,以实现“百年育人,蕴育心灵”的特色办学目标。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沉浸式体验教育为抓手,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队员”系列活动、育新好少年评选、少先队员代表大会、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三大仪式课程(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十岁成长礼)等,努力培养“真知、真爱、乐学、敏行”的育新好少年。
  学校开设阅读工作坊,开展校园读书节、最美班级图书角星级评选、书香家庭和书香少年评选等系列活动提升孩子的人文素养,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滋养、精神世界的充实;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将孩子们色彩斑斓的摄影、彩铅、卡通漫画、泥塑、剪纸等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展板,排列于校门口进行展览,充分对学生进行美的浸润。劳动教育课程的老师们根据学段特点,精心设计劳动技能学习和实践类内容,以学促能,以赛促练,以“开心菜园”日常种植养护为实践体验基地和成果分享平台,帮助孩子们收获劳动技能,达到以劳树德,劳有所育。
  五育融合,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育新,未来可期!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