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伴随着鸟儿的歌声,很多学生在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操场上进行晨练跑操。做若水之人,立上善校园。在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体育专长,体育精神如一抹璀璨的星光照亮校园,成为凝聚人心、书写活力校园的桥梁。
创品牌
五育并举,打造一流体育教育体系
一直以来,合肥市郎溪路小学贯彻实施“学在郎小 活力校园”的宗旨,坚持五育并举融为一体,努力打造一流的体育教育体系。
学校积极创建“郎小体育”品牌,大力发展阳光体育活动。其中以功夫扇为一大特色,以足球、篮球为两大品牌,以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十余类体育课程为新名片,创新“1+2+N”的体育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为保证保障孩子们的户外运动时间,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学校坚持每天开展内容丰富的大课间活动,并启动了“双大课间”模式:上午40分钟为规定项目,有校园跑操+广播操+韵律操或功夫扇;下午40分钟为分年级项目,包括特色项目的体育活动或游戏。学校还自编了两套应对雨天的室内课间操,全方位保障孩子的运动时间。除此之外,学校还安排了体育项目的晨晚练,涵盖12门体育类课程训练。
“预备,开始,跳!”“请大家查看大屏幕的成绩。”在郎溪路小学室内体育馆,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跳绳训练或比赛场景。与过去不同的是,整个过程由过去的人工操作升级为智慧操控,能够支持百名学生同时测试比赛,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跳绳数据的变化,运动结束即可看到学生们跳绳的次数、平均速度等相关数据。“践行五育并举,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体育锻炼更科学、更有趣,让郎小学子更快乐、更健康,让科技赋能体育,创造体育教育的无限可能。”合肥市郎溪路小学校长何兴文表示。
立课程
培养学子“爱锻炼、会健体、乐担当”
体育教育,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更是塑造其人格,磨练其意志。合肥市郎溪路小学确定了“立德、立智、立美、立勇、立毅”五大育人目标,将“爱锻炼、会健体、乐担当”作为学生体育学习的目标,分别开展了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项引以为豪的技能,孕育一个生命拔节的可能”。
在体育、健康教育基础课程中,一二年级增加篮球基础课,二年级起增加功夫扇学习,四年级起增加韵律操学习。拓展课程则涵盖羽毛球、轮滑、乒乓球、花样跳绳等十余项体育课程。学校还将足球、篮球、功夫扇纳入了校本课程,所以每个郎小的孩子都会三项运动。学校社团组建了各种体育运动俱乐部,如轮滑、花样跳绳、武术、跆拳道等等,还有田径队、羽毛球队和排球队。
据邢斌老师介绍,在教学方法方面,老师们注重启发式教学,发挥主观能动性。学校还鼓励教师们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育实践中掌握技能,培养兴趣。此外,还引入了智慧教学手段,让师生享受智慧体育的魅力。
扬风采
全员体育,积极探索活动育人新路径
学校以全校运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活动育人新的“打开方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在合肥市郎溪路小学,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贯穿整个年度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用竞争与趣味践行活动育人。从3月起,学校分别按月开展学生跳绳比赛、足球个人技巧比赛、篮球个人技巧比赛等。学校还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如趣味运动会、阳光体育节等,让同学们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享受成功。为了让所有的师生都能一起参与到强身健体中来,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春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跳绳比赛、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教师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为了加强家校联系,促进亲子关系,学校还成立了家长篮球队并举办多次家长篮球友谊赛。
硕果累累承荣誉,砥砺奋进创佳绩。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合肥市文明校园”“合肥市第二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等荣誉称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省、市、区级各项体育赛事,并在比赛中屡获奖项。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体育精神已经根植进每一个郎小人的血液里,合肥市郎溪路小学将以荣誉作为前进的动力,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不断调整和优化课程结构,在体育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书写更多活力教育的新篇章。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彭玲 通讯员 王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