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被评为合肥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从一校址到三校区,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从“五育并举”走向“五育融合”的内涵式发展。2023年度,学校收获全区教体系统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奖、教学质量优秀奖、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7项奖项,实现年度工作优秀“大满贯”,“全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市基层思政工作示范点”“全市儿童友好学校”等殊荣纷至沓来,学校已成为区域优质教育的“领头雁”。今年4月份,学校主要负责人被授予“孔子奖章·教育奖”,更有力彰显了学校“儿童立场本真育人”的教育主张生根发芽,充分诠释了“儿童优先、儿童平等、儿童参与”的开花结果。
致良知、减负担、提品质。这所东部明星学校已经实现了从“规模扩大”到“质量提升”再到“品牌影响”内涵发展目标。
从“一米高度”践行“以生为本” 走在初夏的琥珀名城小学校园中,流连在德馨亭畔、立品廊旁、正心路上,校园的一草一木,处处洋溢着育人的芬芳和生机,与小小少年的朗朗读书声,惜惜相伴。
今年,合肥市首批儿童友好学校“花落”琥珀名城小学。在此之前,同学们和家长已经在“友好”的环境里浸润良久。
“我觉得学校的‘汉字墙’对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特别友好,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新汉字,还可以领略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五(3)班的程子檬同学每每经过“汉字墙”都让她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和温暖。而她的同学刘开宇在课余时,则更喜欢在鸿儒亭、德馨亭小憩,看看花草,听听鸟鸣。“在这里可以释放学业的压力,享受课余生活的快乐。我觉得这是最友好的地方。”
事实上,“环境友好”只是琥珀名城小学“儿童友好”的亮点之一。走在校园里,处处可见独具匠心的设计。“在琥珀名城小学,‘一米’是一个高度,也是我们的办学态度,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崔世峰介绍说,为了从儿童视角观察校园和身边事物,学校设置了“一米”高度,校园中的宣传栏、雕塑、展品等都与孩子们“比肩”,他们不用踮起小脚,就能尽收眼底。
操场上,在“一米高度”的“雷锋雕塑”前,二(2)班的陈婧涵分享着身边的“雷锋故事”。在学校里,陈婧涵还交到了一群友好的小伙伴,他们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奋进,让美好相互感染。他们成为学校“伙伴友好”的一个个剪影,让学校成为一个“共生共进、相亲相爱、和谐和美”的大家庭。
在琥珀名城小学,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上好每一堂课、育好每一棵苗是教师行为友好的体现。
一(2)班学生家长李立勤感受颇深,女儿范心心挺有绘画天赋,老师发现后,主动给孩子提供展示的机会。在今年六一儿童节的现场绘画比赛上,范心心获得了一等奖。“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和学校,我们家长很放心。”
学校全体教师不仅严格落实“双减”政策,还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特殊儿童。在琥珀名城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张雪就像一个“树洞”,装着很多同学的“小心事”。张雪每次都会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教他们正确识别情绪,进行疏导,给生活和学习“减压”。
其实,琥珀名城小学的“友好”,不仅在于学生们心目中的点滴变化与感受,更在前瞻性的设计理念中。“友好儿童学校首要的就是‘理念友好’”,崔世峰表示,学校办学主张就是“儿童立场、本真育人”,“人人出彩、个个发光,每个生命都精彩”的育人理念,而环境友好、行为友好、伙伴友好都是理念的具体展现。
聚焦核心素养,赋能孩子美好未来
八大行星、天文望远镜、地球引力、月相变化、日晷……5月25日,在合肥市庆六一儿童友好主题活动中,琥珀名城小学未来星趣味科技社团带着多个天文手工模型参展,让现场的小朋友、大朋友,不仅听到、看到,更在动手摸一摸、试一试中激发对科学的喜爱之情。
未来星趣味科技社团“名号”可不小,2023年曾获得合肥市第十二届中小学“优秀社团”的称号,是一个朝气蓬勃、敢于创新的社团。
2024年,恰逢“双减”政策实施三周年,在琥珀名城校园,学生是灵动的,充满朝气和活力。学校如何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赋能儿童全方位成长?未来星趣味科技社团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的还有很多呢。
对于家长们来说最为称道的是丰富的课堂、个性化作业和期末游戏闯关。琥珀名城小学减负不减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多元化设计,充分发挥课后作业为学生学习服务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老师们是脑洞大开、巧思妙想,经常会布置一些‘个性化作业’,像思维导图、运动打卡、剪窗花、废物利用制作环保小物件等等,有些还可以带到学校去展示,孩子很有成就感。”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满意地说。
“学校的美术课堂真是丰富多样,不是单纯跟着老师画画,经常有做手工课程,也有自己带镜子或照片去自画像。”一(5)班学生吴莫谦妈妈说,这样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孩子多开心啊。
不仅课堂丰富,作业多元,学校的期末考试是游戏闯关,这让孩子也笑开了花。“‘闯关’的形式很新颖,在轻松的状态下,就检测出孩子有没有掌握课堂知识,孩子又喜欢,家长也乐见啊。”一(3)班学生家长胡女士说。
就连音乐老师赵良娟的小测试,也是闯关唱游模式,没有固定试题,孩子们自主选歌曲和合适的打击乐器,甚至可以以“身体”为乐器,来发掘音乐的美和身体的律动。“平时上课学到的小知识,在这里变成了闯关的‘金钥匙’,孩子们都是成就感满满。”
玩中学,学中乐,乐中多收获。这已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共识。
创新评价,领跑“五育并举”新赛道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哪些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呢?琥珀名城小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六个习惯,喜运动、爱阅读、善表达、乐探究、勤实践、会合作。
这不,语文老师程晨出的“良招”,一下子get了两个好习惯,爱阅读和善表达。在程老师班上,一本“我的作文集”是“香饽饽”。“主要来自于同学们的单元习作、即兴小诗等,写得好的,有进步的,在学期末集结成册。”
四本作文集成功出版后,程老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为在作文集上“抢占一席之地”,会勤看课外读物,端正写作态度,用心去写作,文字也有感染力。班上李炫明同学的一篇习作,被收录到儿童文学期刊,谭逸可同学用作文集原创故事去参加安徽省少年博览讲故事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加速度”。
你看看三年级学生王祺赫的爸爸,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他最满意的就是篮球社团让儿子“喜运动”,“上次他还开心地跟我说,15米折返跑,他拿了全班第三呢。”
五(5)班的甘煜祺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小苗圃种上了葡萄,从种子到发芽,浇水搭架子,除草除虫摘果实,全班同学都积极合作参与其中。“小菜园很受欢迎,让我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成为了我们乐探究、勤实践、会合作的园地。”
五(七)班的薛煜杰是学校小书虫青鸟社长,在社里的锻炼和长期的阅读,没少让她积累知识和提升语言表达。在课本剧分组展示活动中,她担任副组长,和同学一起创作出了“三国演绎——孔明巧布八卦阵”。
六个习惯,在琥珀名城小学的日常教学、课堂、课外拓展中融会贯通,学校将“课堂”变为“学堂”,将“讲台”变为“舞台”,将“课程”变为“学程”。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评价为导向促进学校和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你瞧,数学老师刘红那里有一张“红黑榜”,这是她特殊的“多元性评价”,她不只注重数学成绩,还会从书写质量、画图规范、听课认真、进步程度等不同维度来分层分类,及时反馈给家长,孩子们都争先上“红榜”,当小达人。
学校还会以趣味性测评的形式开展表现性测评活动。比如:玩转数学,小小歌唱家,“语”你有约,“绳”彩飞扬……让低年级孩子来一场有趣有声有色“变脸”考试。全员参与的“学科素养大赛”等,让孩子们走向学科融合,走进生活化学习。
合肥市琥珀名城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崔世峰说,一所好学校一定是儿童向往且喜欢、教师发展且幸福、家长支持且点赞的学校。我们学校全体教师坚信,教育就是唤醒与激发。唤醒,每一个人巨大潜能;激发,每一个人向上力量。同样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每个孩子都想成功,每个孩子都能出彩。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一流教师队伍,全体教师用爱与责任点亮孩子生命之光。唱响“学习·服务”主旋律,谱写“融合·共生”新篇章。以奋进姿态,领跑“五育并举”新赛道,助力孩子健康幸福成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朱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