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
徐盛祥:志愿服务践行者
  
  徐盛祥(左一)看望独居老人。

  合肥方兴社区的蓝山邻里关爱团是由一群热心的退休人员自发成立的,他们致力于为居民送去祝福和温暖。这支队伍已经活跃了近8年,从最初的几人发展到现在拥有70多名成员。他们或赠送一支笔,或亲手编织毛线衣,或提供贴心的上门服务给老人。作为该关爱团的负责人,徐盛祥表示,做志愿者不仅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更让他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她坚信,这样的公益活动会一直持续下去,为社区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从送毛衣到关注每日步数
  68岁的徐盛祥,作为方兴社区蓝山邻里关爱团的负责人,自豪地介绍了该关爱团近8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关爱团已有70多名成员,年龄最大的成员超过70岁。在小区里,关爱团家喻户晓,并且不断吸引着新成员的加入。徐盛祥表示,这其中的秘诀首推他们独特的上门上户“幸福邻声”服务。
  “我们首先是送祝福。”徐盛祥解释,每当小区里的居民有结婚、生子或高考中榜等喜事时,关爱团都会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物,“对于高考的孩子,我们会送上一支笔或一个笔记本。”而对于新生儿,关爱团的成员们会亲手织制小毛衣或鞋子作为礼物,“虽然礼物不大,但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份来自邻里之间的温暖和祝福,都很高兴。”
  “此外,我们还送关爱。”徐盛祥说,关爱团特别关注小区里的孤寡老人和突发家庭变故的家庭,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采取2对1的服务模式,即两名志愿者共同关爱一个关爱对象。”她回忆起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因为腿部问题上下楼不便,非常孤单,“我们了解到情况后,两名关爱团成员会定期去看望她。”有一次,关爱团还协调了理发师上门为老人剪发,“老人非常感动,说连她的孩子都没想到这一点。”
  谈到自己的关爱对象,徐盛祥深有感触。她提到其中一位也是独居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我们经常通过微信聊天,我还特别关注她每日的步数,”徐盛祥说,“如果看到步数很少,我就会打电话询问,担心她身体不舒服。”由于老人体型较胖,剪脚趾甲成了她生活中的难题,“这时候,我就会主动帮她剪,虽然老人有点不好意思,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感激和欣慰。”
  从“赶鸭子上架”到乐在其中
  回忆起从事志愿服务的初衷,徐盛祥坦言:“当时赶鸭子上架,内心并不太愿意。”她告诉记者,初到小区时,人生地不熟,偶然间得知有这样的志愿组织,便抱着尝试的心态加入,没想到被委以重任,担任起关爱团的负责人。
  多年来,关爱团成员遍布小区各个楼栋,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楼栋里的大事小情,并购置小礼物或小装饰品,为居民送祝福送关爱。“这些小玩意,虽然不值钱,但深受居民欢迎,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点赞。”徐盛祥表示,很多居民收到关爱后,都表示“生活在蓝山很有幸福感,也希望能加入到关爱团中来。”
  “我们现在乐在其中。”徐盛祥笑着说。她告诉记者,在传统佳节,关爱团会组织居民一起包粽子、做月饼,春节时还会举办“邻里宴”,让关爱团成员和关爱对象欢聚一堂,共享美食与欢乐。“大家其乐融融,有时候热情太高,地方小都站不下。”
  此外,关爱团成员还积极参与楼栋安全检查、临街商业门面的卫生清理与巡查等工作。在小区垃圾分类站投入使用的早期,他们更是严防死守,宣传分类知识,制止未分类的不文明行为。
  “退休后在小区做志愿者,我最大的感受是方便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徐盛祥感慨道。她表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仅自己的生活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也会将志愿服务坚持下去。“用合肥话说,就是照干!”她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