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0版
发布日期:
隐姓埋名的英雄
——邓稼先主题图书漫谈 □刘政屏
   从1958年开始,为了国家的军工事业,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直到1986年6月24日,才重新回到公众的视野当中。“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引发轰动。同年7月29日,邓稼先病逝,各种报刊密集刊登悼念和褒扬的文章,邓稼先逐渐为全国人民所熟知。
  据我所知,有关邓稼先的图书的出版,应该是在1990年,而其传记的出版,则是在1992年。
   温文尔雅的坚守
  在我收集到的10余种邓稼先的传记里,最早的是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和其他亲人合著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新华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
  在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引子”里,有这样两段话:
  “一个人要想在这样一个清浊混杂的社会里,干干净净地走完了自己一生,很不容易,若还能奉献全身心于自己的事业,且又取得伟大的成果,则更难。”
  中国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干干净净走完了自己一生的人,他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他又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事业的人,因此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因此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景仰。
  《两弹元勋邓稼先》出版之后,许鹿希又用了6年时间,走访100多位各界相关人士,研读和了解了大量核物理方面的专著与知识,写出全新的《邓稼先传》,1998年6月出版,受到广泛好评。在“后记”里,作者写道:“人们也许认为亲人写的内容带有感情上的偏护,因而我们把家中收藏的一些原件也刊印在书内,以期说明本书的真实性。由于核武器事业在世界各国都有着国防军事绝密的特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步解密。对于他一生事业上的成果,未公开的部分,我们也不得知。每思及此,心潮起伏”。
  许鹿希《邓稼先传》2015年2月出版了修订本,之后又出版另一种版式。这本传记可谓众多邓稼先传记的“母本”,随后出版的邓稼先各种传记大多引用了其中的内容和细节。当然由此附会、渲染,进而臆想、编造的也不在少数。
  《娃娃博士——中国原子弹氢弹元勋邓稼先》出版于1993年6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应该是尽力搜集了当时能够找到的资料,现在看来自认是有不够准确和全面的地方。它的引言从美国、苏联和中国三位与原子弹结缘的科学家奥本海默、库尔恰托夫和邓稼先的爱称(绰号)说起,颇有些意思。8年后,这本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修订本《民族之光》。
  我比较喜欢2016年5月台海出版社出版的《邓稼先:温文尔雅的坚守》这个书名,觉得甚为准确地概括了邓稼先的特点和性格。封面也好,主图片是邓稼先在美国留学时拍摄的,尽管看上去与之年龄有些不太相称,但文雅、忧郁、帅气。翻阅之初的感受是,其内容比较全面,写法比较独特,只是过于散文化的叙述,是否会使其通俗有余,我目前还不能确定。
  华夏出版社2010年1月出版的《英雄大爱:邓稼先与许鹿希的旷世爱情》(作者胡银芳)是一本访谈录,它的特点是充实有料,与许鹿希版《邓稼先传》形成互补。许鹿希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是:“我感到欣慰的是,她(作者)用流畅清丽的文字,忠实信达地写出来邓稼先和许鹿希的精神面貌,她描述了我俩的心境,通过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反映出邓稼先在事业上的成就”。
  爸爸在远方
  相比之下,有关邓稼先的图书最多的是故事和介绍类的,内容比较简单通俗,适宜初步了解和大众阅读。这其中包括我收集到的“邓稼先主题图书”中最早的《邓稼先》(中国和平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32开70多页内容的一个小册子。
  有意思的是,有些出版社会将一种书(同一个书号)做成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每一次印刷时又会在装帧设计上做一些改动,辨识度很高,反映出特定时期的出版特点。复杂的版式也为邓稼先版本收藏带来一些趣味。
  有一些图书,包含邓稼先事迹内容,图书封面上有邓稼先名字或图片,我称之为“非典型类图书”。虽然在这些图书里,有关邓稼先的内容只有一部分,但是却能说明一些问题,邓稼先在中国当代及科学界的位置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比如《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青春无悔,生命无怨:中国核工业功勋人物的故事》《两弹一艇人物谱》(上下)《当代中国科学家》等。
  从收藏角度来说,“非典型版本”搜集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但其版本意义和价值,比如在新华社高级记者顾迈男的《报国:回忆我所采访的科学大家》里,不但有一篇《突破“禁区”采访邓稼先》,还有《中国原子弹靶场选址前后》《中国首次核试验44周年记》,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第一手资料,自然是非同一般。
  也有一些绘画本的邓稼先故事,虽然说连环画和绘本各有千秋,不过在我看来无论是比较传统的连环画,还是开本较大、制作讲究、价格不菲的绘本,都需要有一个好的叙述角度和脚本文字,更需要一个比较“像”的艺术形象,能够做到不但形似而且神似自然更好。看到过一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绘本《爸爸在远方》,印象深刻。
   难忘红蘑菇
  作为邓稼先的家乡安徽,30多年来创作、编辑和出版的有关邓稼先的图书有不少,许鹿希的《邓稼先传》有两个版本在安徽的出版社出版,《安徽统战人物风云录》《新中国70年安徽典范人物》《安徽党史上的重要人物》等书的封面,都有邓稼先的形象。
  早在1999年,我省作家侯露就创作出版了《难忘红蘑菇》(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于动笔早,又采访过包括许鹿希在内的许多当事人,还和当时在香港的杨振宁先生通了电话,侯露这本邓稼先传记有着不少独家资料,有些东西在后来出版的同类作品中很少见到。因此可以说《难忘红蘑菇》有着不凡的史料价值和版本价值。
  《邓稼先:功勋泽人间》是皖籍作家沈俊峰最新创作的长篇传记作品,2021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沈俊峰曾经采访过许鹿希,写过几篇介绍邓稼先的长篇文章,社会反响热烈。在这本书的后记里,沈俊峰写道:“有关邓稼先的文章和书籍已经出版了不少,还有影视剧、戏剧等面世,我更信任的,还是邓稼先的家人写作出版的《邓稼先图片传略》和《邓稼先传》,碰到说法不一的,自当以此为准,只想尽力保持历史的原貌,保持邓稼先的原本形象。我以为,真实更可信,真实更有说服力,真实更有生命力”。
  《邓稼先图片传略》是许鹿希创作完成《邓稼先传》之后,带领孩子们用了5年时间编辑而成,2003年12月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尽可能地收录了邓稼先的图片和手迹,很难得,很有价值。
  安徽教育出版社同时还出版了《邓稼先文集》,据说出版社在筹备出版本书时,发现除了被有关部门封存的“绝密”材料之外,只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公开发表的邓稼先的4篇论文。幸亏有许鹿希珍藏的邓稼先3部专著的手稿,以及许鹿希请杨振宁先生帮忙找到的邓稼先在美国的博士论文,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为了校对好《邓稼先文集》,75岁高龄的许鹿希亲自参与,逐字逐句,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字母,一遍又一遍。许鹿希说,这是她进入老年后十分艰难的一次奋斗。
  令许鹿希欣慰的是,《邓稼先文集》于2004年12月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在许鹿希看来,这个难得的中国图书奖“是奖给邓稼先的,虽然是我整理好了给出版社的,并且帮出版社校对,但是,这毕竟是邓稼先的心血,可说是物归原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