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
她用勇气为自己照亮未来
盲人考生郁晓楠分数达艺术类本科线,未来想成为特教老师
  
 得知高考分数后,母女俩开心拥抱。


  和艺考辅导老师打电话,郁晓楠哭了。

  330分!当知晓高考成绩后,郁晓楠开心得跳了起来,随后她和母亲孙如奥相拥,屋内的父亲已眼眶湿润。作为一名艺术类考生,参照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郁晓楠的成绩高出艺术类(舞蹈类、表〈导〉演类、音乐表演专业)历史科目组合的本科线。而在此前进行的艺考中,郁晓楠的成绩在全省排名200多名,比去年进步了1000多名。
  郁晓楠今年19岁,因患有先天性眼疾,她的双眼仅剩一丝光感,几近失明。今年是郁晓楠第二次参加高考,在平时的学习中,她只能通过“摸”这个动作来完成学业,要克服各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
   分数出来的前一晚一夜没睡
  “到了跟前,既紧张又期待。”6月24日晚上,郁晓楠的妈妈孙如奥说。她告诉记者,因为高考成绩就要出来了,晓楠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又努力了一年。在孙如奥看来,女儿再次选择参加高考,是一种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
  “我几乎是一夜没睡,晓楠也差不多。”孙如奥说,去年是晓楠的朋友帮着查的高考分数,今年依然如此,几天前就把考生号和身份证号等发过去了,只等电话响起。虽然有些紧张,但母女二人已多次聊过今后的打算,也做好了一些准备,包括成绩不理想再来一年的计划。
   她对自己说“再苦再难,你很棒”
  6月25日上午,记者一早来到郁晓楠的家里,父母在其身旁静静地陪伴着。“挺期待的,晓楠特别努力。”现场,来自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鲍诗蕊说,之前通过看新闻了解到郁晓楠的故事,在上门给其辅导英语的过程中,她们俩已成为好朋友。
  “能过线当然是最好,我希望至少不要比去年分数低。”现场郁晓楠这样说着。而在此前进行的艺考中,郁晓楠的成绩在全省排名200多名,比去年进步了1000多名。
  “330分,过线了!”上午10点多,在查分后,随着一阵兴奋的喊声,郁晓楠的高考分数出来了。作为一名艺术类考生,参照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课录取控制分数线,郁晓楠的成绩高出艺术类(舞蹈类、表〈导〉演类、音乐表演专业)历史科目组合本科线(323分)。知晓结果后,现场郁晓楠开心得跳了起来,随后她和母亲孙如奥相拥,屋内的父亲已眼眶湿润。
  “再苦再难,你很棒,这是我想对自己说的。“面对记者的采访,郁晓楠说出了心声。
   备考之路异常艰辛
  郁晓楠在两个月左右时,去北京诊断出有眼部疾病,最佳矫正视力在0.02左右。年幼的郁晓楠尚不明白自己遭遇了什么,打她记事起,这个世界就是模糊的影像。她在家里跑来跑去,玩着游戏,嘻嘻哈哈。而在夜深人静时,孙如奥夫妇辗转难眠,焦虑着孩子的未来,“读书怎么办?等我们老了,她能不能独立生活?”
  2010年,妈妈听说合肥有一所特教学校招收残障学生,一家人先后将在蚌埠的家和东莞的烧烤摊生意都迁到了这里。在医生的建议下,郁晓楠的家人还去这所学校考察了一番,“那边教学环境相对宽松,而且是寄宿制。”因为有着灵敏的听力和超强的记忆力,郁晓楠虽然看不见琴谱,但记下老师和妈妈念出来或手机播放出来的每一段琴谱,反复弹奏练习,从7岁开始到现在,一直在坚持。
  妈妈孙如奥说,晓楠的备考之路,异常艰辛,因为学习都是用的盲文,普通孩子几段或几行就能答完的一道题,她可能要用盲文写满一整张或几张纸。令郁晓楠的家人们有些惊讶的是,对日常的学习,郁晓楠并不反感,而是一直坚持再坚持。“只要孩子能读书,我们就一直让她读,尽最大努力去支持。”孙如奥说。
  “一个人”的高考并不孤独
  “老师,我好开心啊!”作为郁晓楠的艺考辅导老师,甘安言第一时间给郁晓楠打来电话,电话中师生俩说着说着哭了起来。郁晓楠会再次参加高考,在这背后离不开甘安言老师的鼓励。不仅如此,作为郁晓楠的艺考辅导老师,甘安言一直是免费指导。今年高考结束后,甘安言还特意为她送来“特殊的礼物”——一只折叠电钢琴,方便郁晓楠在户外也能弹钢琴。
  郁晓楠今年19岁,她的双眼仅剩一丝光感,几近失明。去年7月份和8月份,郁晓楠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北京做了两次手术,虽然手术可以缓解疼痛,却并不能恢复视力。在郁晓楠参加高考的背后,除了她自己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她的家人也默默给予很大的支持。
  郁晓楠“一个人”的高考之路并不孤独,除了对她照顾有加的家人,还有无私帮助的甘安言老师,鼓励她的盲人好朋友于晓凤,上门帮她复习英语的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大三学生鲍诗蕊……在郁晓楠的成长路上,还有许多优秀特殊教育老师的身影。
  未来想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6月25日,在郁晓楠的家里,高考成绩揭晓后,她收到了很多祝贺,也给不少朋友分享着喜悦,不时拿出手机在客厅里开心地踱步。“太想去阿勒泰了,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聊起暑期计划,郁晓楠告诉记者,除了练习钢琴,和好朋友聊天聚会,她特别想去一次阿勒泰。郁晓楠说,听过很多关于阿勒泰的介绍和故事,去现场会有很多想象的东西。
  对于未来,郁晓楠说想成为一名特教老师,”我想去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而在郁晓楠的家人看来,大学是一个新平台,郁晓楠会有接受知识方式上的差异,这种挑战是全新的,也给孩子一个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魏鑫鑫 实习生 唐雪玲 摄影报道